知乐空间

言外之意”是如何产生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意思)

言外之意是什么?言外之意是如何产生的?)

在生活中,我们聊天、读书、写字的时候,经常会谈到两个意思——“字面意思”和“实际意思”。“字面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你说的和写的,而“实际意思”是指你真正想表达的,需要从内容上去解读的。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斯坦根认为,语言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字面意义”通常是指一个词的具体的、被采纳的意义,是这个词所代表的人们的意图。我们一直在使用语言。同时,我们说的很多话可能是修辞和隐喻。有时候这些修辞格和隐喻不是真的,而是有其他的含义和意义。我们之所以这样使用它们,是因为它们可以表达我们不能直接说的东西,这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比如这种情况,当一个女人对她表白的男人说“你是个好男人”的时候,她不是在夸这个男人“是个好男人”,而是可能是说“你很好,但我们不合适”。又或许,当我们邀请某人和我们一起旅行,对方说“对不起,我有约/对不起,那天没空”,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约,但他话里的“言外之意”只是礼貌地拒绝你的邀请。

如何把握语言的意义?——区分“所说”和“所指”

意义的概念是非常复杂和难以捉摸的,它会根据时间、地域和你的语言习惯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说话的过程中,我们会用到成语、省略、俗语、隐喻等一系列的表达方式。那么问题就摆在我们眼前:我们如何理解对方?我们怎么知道对方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中,当一些“不良”被描述为“好”的东西时,我们需要仔细判断。20世纪英国哲学家保罗·格莱斯想解释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如何知道词语背后的含义?他通过一套被称为“会话含义”的理论来分析它,他表明,为了真正理解处理意义的过程,我们需要区分“说”和“暗示”。

“说”指的是实际的语言内容,说话人所说的话和词,“所指”包含的远不止我们所说的话。其中,“所指”结合了我们实际所说的,包含了我们所说的背景和情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境”。这个“语境”可以包括对话双方过去的经历和使用语言的社会习俗,以及面部表情、语调、手势等。

对话双方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实现良好的沟通?

为了实现双方对对话的理解,格赖斯观察了一些必须满足的条件。

首先,你必须真正进行对话,努力与对方沟通,并实现成功的对话。如何满足这个条件,那么你就是在遵循“合作原则”,也就是说,每当说话者的话语中出现歧义时,听者都要在当前语境中寻找这些对话最可能的意义。因此,即使这个词本身不适合你正在进行的对话,你也应该努力翻译对话的真正含义,这是有意义的。

“听者”并没有完全承担起理解谈话内容的角色,因为格莱斯还提出了一个具体的规则——谈话的经验规则。会话的经验规则被用来帮助说话者遵循合作原则。规则有四种:数量规则、质量规则、关系规则和方式规则。

数量标准有两个规则:1。您应该提供足够的信息;我们不应该提供太多的信息。

质量标准中还有两个规则:1。我们不应该说我们认为不对的话;2.不要对缺乏足够证据的事情下结论。

在实际交谈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守这些规则。有人会说谎,有人会滔滔不绝,还有人会造谣。因此,格赖斯指出,违反这些规则会阻碍对话和交流。

关系法则要求我们说“相关的事情”。在交谈过程中,要避免突然引入新的话题或跳到其他事情上,否则对方可能不明白你在要求什么。

最后,我们演讲的“模式标准”有四条规则:

我们应该避免模糊的短语。如果我们使用模糊的语言,可能会被认为是傲慢和轻蔑的,你的对话者可能会感到愤怒和不满。对话的目的是为了成功地与对方沟通,所以尽量避免模糊的话语。

应该消除歧义。当你使用修辞和俗语时,试着考虑你的对话者是否能完全理解你使用的表达方式。

简洁地表达。当你能在1分钟内把一件事解释清楚的时候,不要花10分钟说个不停,否则可能会被人认为你是一个不会表达自己的人,或者你的表达欲太强。

最后要做的是组织清楚。清晰是指当我们身处信息资源的网络中时,不要错过步骤和细节,否则听者会误解对话。

虽然上述规则相当繁琐,但Grace认为,我们已经在实际对话中尽力遵守这些规则,并且正在使用这些规则。我们都希望被理解,都希望能成功沟通。

对话的规则会被违反吗?——语言在特定情况下的使用方式。

然而,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明白这些潜规则,我们才能偶尔违反它们。这是为什么?

故意违反这些规则也是表达意见的好方法——这叫“无视规则”。例如,当我们使用“讽刺”这个表达时,我们忽略了“质量标准”。当我们违反“模式标准”时,我们故意使用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这样对话者可能会感到困惑和尴尬。

既然我们知道如何委婉地表达我们的意思,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1950年,英国哲学家J.L .奥斯汀写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叫做《如何用言行做事》。奥斯汀观察到,文字实际上是强大的,在某些时刻,文字可以改变关于世界的具体事实。婚礼上,新娘说“我愿意”时,双方其实都许下了承诺,要把两个单身的人变成已婚的伴侣。父母可以通过单词来确定孩子的名字。我们通过说“我保证”来创造我们自己的道德义务。

人类使用语言的能力意味着我们可以深刻地重视语言。经过这一切,你可以仔细想想,文字其实可以创造或打破这种联系。言语也能引起冲突,或缓解冲突。所以,语言和句子虽然只是信息的载体,却能发挥出你想象不到的力量。我们遵守语言的规则,我们仍然在用语言创造一些新的联系和新的内容。是不是很神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