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虚荣心强表现(什么是虚荣心)

什么是虚荣(强烈的虚荣心)

电影《一代宗师》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人活一辈子,有的成了脸,有的成了里子,都是因为时代。

理子的意思是一个人的价值感来自内心。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传》中说的:不要为事情高兴,不要为自己难过。

而面子是一个人的虚荣心。在意面子的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来源于与他人的比较。

攀比是人的天性。

比较在人类的生存和进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通过,扬长避短,实现自己的价值。

组织学教授托马斯·穆斯韦勒说:与他人比较是了解自己最基本的方式。而且,比较不是故意的,只要我们面对对方,比较就会自动进行。

就像你在健身房锻炼一样,你会自发地把自己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这个过程只发生在一瞬间。

当一个千万富翁进入亿万富翁的圈子时,他会感到羞愧和坐立不安;一个长得好看的女人面对模特会感到羞耻。

对于虚荣的人来说,他们的快乐并不是来自于自身的力量,而是来自于身边的人不如自己这一事实。

社交网络加剧了人们的虚荣心。

人的一生中,青春期是最愿意与人攀比的时期,这是由人的大脑结构决定的。

青春期的孩子根据别人的评价来决定自己的价值,所以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所有聪明的父母主要通过奖励信息资源来教育孩子,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你的轻视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会逐渐形成对自己稳定的认知,攀比心理也会逐渐减弱。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容易看到别人的信息。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不需要遇到一个人就知道他做了什么,这大大增加了我们的比较思维。

记者贝莉卡·韦伯把这种现象称为:持续一生的青春期。

前几年,毕业后大家基本分道扬镳,很少接触,各自的圈子小,也很少有比较。

但是现在,即使两个人在世界的两端,他们仍然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了解对方的动态,即使是我们从未见过面的陌生人,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他的经历。

这会大大加重我们的负面情绪。想象一下:如果你毕业后没有一份好工作,但是你以前的同学在朋友圈里四处旅游,升职加薪,你会有什么感受?

如果刚分手,却在微博上看到大量情侣秀恩爱,你会有什么感受?

同理,我们也希望别人看到好的一面,所以每次自拍都要仔细润色画面。旅行时最重要的不是看风景,而是拍照和送朋友。

我们无时无刻不被互联网包围着,这进一步加剧了我们的虚荣心,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别人攀比。

不如我们,虚荣心得到满足;我们彼此自卑,自卑心理更强。

如何摆脱?

首先是形成稳定的自我意识。

很多人提出了"救救低头族"的想法,呼吁大家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但是互联网只是一个媒介。我们真正想拯救的是我们的心。

能让我们摆脱虚荣心的,是对自己有一个稳定的认识,认可自己的身份和能力,尊重自己,和同样尊重我们的人成为朋友。

你的价值不应该由外界来评判。你决定做某事的原因应该是你想做,而不是别人想让你做。

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了“内聚力自我”的概念——自我具有向心力,在汹涌的情感波涛中有一个内聚力的自我牢牢地存在着。

这个有凝聚力的自我是你对自己的认知。

在有凝聚力的自我形成之前,你对自己的评价来自于外界,外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警醒你,然后开始改变自己去迎合外在的审美。

形成有凝聚力的自我后,你仍然会以信息资源警惕外部环境,但你不会为了满足环境而改变自己,而是有能力观察环境,然后决定是改变自己还是改变环境。

当我们有了稳定的认知,社交网络就会成为帮助我们与朋友建立联系的有力工具。

我们最应该比较的人是我们自己。关注生活的光明面。不要总是看到你所拥有的,而要看到你所拥有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