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常务副县长和普通副县长有什么区别(常务是什么意思)

常务是什么意思(常务副县长和普通副县长有什么区别)

让我们先澄清一下站立的概念。这是行政系统中的一个口头术语。事实上,站在组织干部序列中是没有概念的。无论是县级常务副职、市级常务副职还是省级常务副职,组织部的正式行文只会标注副职和党组职务,比如县委常委、副县长,而不是县委常委、副县长。那么,如何反映常务副县长是执行人呢?这要从他的其他岗位和分工来决定。比如副县长通常兼任另一个职务:县政府党组副书记。在他的分工中,对“负责政府常务工作”的职责进行了一般的界定。只要你看到这些描述,你就能清楚地断定他是副县长。

副县长和普通副县长没有本质区别,但实际地位和发展前景有不小的区别。

第一,副县长进了县队,而普通副县长没有。一个县的最高决策层是县委常委会的。参加常委会就是有发言权和投票权,对一些人事和重大问题有发言权。因此,在县里,你可以发现,只要是县委常委,无论是常委、纪检委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和统战工作部长,可能在权力上存在分歧,但下面的厅局和乡镇会毕恭毕敬地尊重他,一点也不敢怠慢他。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县委常委会上有发言权。他可能没有绝对的权力提拔一个人,而县里的人事权基本上是由书记和县长决定的,但是如果他对一个人不满意,他绝对可以让他处处受制于人,对你不利的事情,甚至会趁机建议你被撤职。不管书记有多大,有时候都要听听班子成员的意见,否则有些事情就执行不好。这就是常委会的价值。普通县长做不到。

第二,常务副县长的管理范围更广,基本上是核心部门,而普通副县长就少很多了。体制内有个笑话:“当官员不是副总统时,当副总统不是常务执行官时”,指的是常务情况。常务副县长之所以称之为常务,跟他分管的业务有很大关系。常务副县长一般分管发改、财政、土地、审计、人社部、外事、财政、统计等部门,以及政府的一些大型投资平台公司,涉及的人财物份额较大,没有与行政无关的事情。由于管理的内容涉及人民财产,其他副县长在推进工作时往往需要请副县长协助。无论什么会议、调研、协调能带到常委会,他们都会尽力带。一句话,其他副县长都管他,他的对其他副县长来说无所谓,所以副县长也管他,所以也叫“消防队长”,很忙很累。权力比普通副县长大,但分量和责任更大,贡献也比普通副县长多。

第三,副县长是县长的优先人选,发展前景较好,而普通副县长基本上很难一步到位。县长不在家时,副县长可以代表县长主持政府的全面工作,代表县长行事。对于这个副县长来说,他最大的优势就是他离县长的位子很近。他可以一步到位当县长,也可以一步到位当副书记,然后妥协当县长。即使他不是县长,副县长也是县里的干部,比如政协主席和人大主任,或者市政府一把手的优先人选。一旦进入正序,就意味着未来有无限可能。相对来说,其他普通副县长的第一个也是比较实际的目标应该是进入县委班子。前者的目标是当县长或分管,后者是当县委常委。两个目标差距很大,哪个更重要,哪个更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