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泼水节的来历由来(泼水节是几月几号)

泼水节是几号(泼水节的由来)

今天是傣族新年的第一天——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节日。在傣语中,泼水节被称为“比迈”(意思是新年)。就像我们的春节一样,傣族的新年是泼水节,通常是在傣族历的6月中旬(通常是公历的4月中旬左右,今年是4月13日-4月15日)。傣族泼水节持续三到四天。这一天,西双版纳各地将举行盛大场合空前傣族新年泼水活动,将傣族人民对水的情感表达到极致。西双版纳傣族园泼水广场举行了一组狂欢泼水活动,表达对傣族节日的祝福,祝愿傣族同胞新年快乐。

傣族泼水节通常持续三到七天。第一天是“小麦日”,类似于我们的农历除夕。傣语叫“万多上汉”,意为送旧。这一天,傣族人民还要收拾自己的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夜饭和节日期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叫“愤怒日”,“愤怒”的意思是“空”。按照傣族的习俗,这一天既不是前年,也不是后年,所以叫“空日”,人要盛装打扮,唱歌。第三天是大年初一,傣语称之为“麦帕雅夕马”。人们过去认为这一天是“天之王的来临”。第四天是元旦,叫“帕旺玛”,是一年的第一天。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丽、最吉祥的日子。

傣族是一个信仰佛教的民族。在傣族新年期间,傣族人民会采花采绿叶到佛寺祭拜,携带干净的水,到佛寺洗佛像的灰尘,祈求佛神保佑人们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财运亨通,身体健康。因此,这个傣族节日常被称为“沐浴佛节”。

傣族是一个热爱水的民族,以水为生,热爱水。人们喜欢靠水生活。爱干净、勤洗澡、勤洗头是他们的习惯,因此有“水国”的美誉。傣族新年泼水节期间,傣族男女老幼都会穿上节日盛装,端着干净的水,开始互相泼水,祝彼此好运、幸福、健康。节日期间,到处都是人,水在飞,到处都是泼水的人,非常热闹。人们追逐嬉戏,互相泼洒幸福吉祥的水。浇的水越多,身体越湿,就会越幸福。傣族人认为全身会幸福一辈子。泼水节期间,人们手舞足蹈,高喊“水!水!水!”欢庆祝福的声音,锣鼓喧天响彻大地,到处都是水花四溅。场面壮观。傣族的新年,泼水节,是西双版纳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泼水节也是未婚傣族青年寻找爱情、培养幸福的美好时光。泼水节期间,未婚的年轻傣族男女喜欢玩“丢包”游戏。丢包那天,女生们带着鲜花和雨伞来到“包裹场”,和两边的男生一起排队。女生把爱的信物“包”扔给喜欢的男生,男生再扔给女生,以此来传递爱的感情。“包”是戴姑娘用布精心制作的。里面装的是棉籽,袋子的四角装饰着五颜六色的花朵。戴青年的浪漫爱情故事,始于丢包。

晚间,庆典继续。钟摆是泼水节的主要活动之一。驾驶钟摆是一个特别的地方,用来燃放火花和飞灯。它通常位于河岸或水坝中间。人们一边跳孔雀舞、象脚鼓舞、蝶舞,一边听张哈唱歌。

“促销”和灯会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晋级”就是点燃自制的地球火箭,让它尖叫着飞上天空空。你飞得越高越远,人们就越感到光荣和吉祥。与此同时,孔明的灯笼被放向天空,以纪念古代圣人孔明(诸葛亮)。傣族人民在灿烂的火花、升官和灯笼的映衬下彻夜载歌载舞,传递友谊,庆祝新年。

泼水节也是充分展示傣族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如水文化、乐舞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崇拜等。泼水节有助于人们了解傣族人民对自然的感知、热爱水对佛的尊重、温柔和宁静的民族特色。泼水节传承了古老的傣族文明,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

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泼水广场允许人们每天参加泼水活动(每天下午有两次泼水活动)。它继承了傣族的古老习俗。泼水开始前,有一个正式的仪式,由傣族的德高望重的长老们送上祝福,穿戴整齐的傣族姑娘们围着圆形的泼水池跳舞,中间放着两尊白象雕塑。仪式结束后,游客可以来到戏水池,与傣族演员一起戏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