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浅谈鸦片战争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浅谈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期间,英国以鸦片贸易受阻为由发动了侵华战争,史称“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此为标志,中国进入了“落后挨打”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鸦片战争

接下来,文学和历史将帮助你还原那段悲惨的历史。

一、国内背景

闭关锁国政策不是清朝的创举,而是从明朝就已经开始了。然而,这毕竟是一个无奈的过渡,因为日本侵略者的骚扰。此外,在隆庆时期,它开始逐渐放松管制,允许人民进行海外贸易和贸易,这后来被称为“隆庆开关”。

然而,随着满族加入关贸总协定,这一开放进程戛然而止,闭关锁国的模式再次开启。直到康熙二十四年,海禁才逐渐废除。根据《清史稿》,康熙颁布法令:

愿意出海捕鱼贸易的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等省的人,允许携带500石以下的船只往来。

然而,清朝在雍正五年后再次开始禁海。到了乾隆时期,这种禁海政策再次加强,几乎完全切断了与世界的联系,造成了国家的闭塞和保守,也成为落后于西方世界的主要原因。

爱新觉罗·仁宁继位后,也试图在内政和军事上有所建树。可惜的是,由于能力有限,唯一以长子身份继承大一统的清朝皇帝,进一步导致了国家落后,在后世只留下了愚笨小气的名声。他是道光。对于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道光帝似乎不知所措。

二.国际背景

15世纪以来,随着人类思想的解放和新航路的开辟,“大航海时代”终于迎来,世界的距离不断缩短。面对古老的东方世界,尤其是神秘的古代文明中国,西方国家越来越充满无限遐想。

自然,当时的海上强国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在中国进行探索的。

1515年,葡萄牙绕过非洲的好望角,经过印度,最终到达中国广东沿海。之后,葡萄牙船队多次到达这里,并以船上货物潮湿为由,要求明政府允许其“借地晾晒”,逐渐侵占中国澳门。

1571年,虽然西班牙比葡萄牙晚一点,但最终到达了中国沿海地区。在获得明朝政府的许可后,与中国开始了有限的贸易和贸易活动。

17世纪,随着“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崛起,开始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攻占中国台湾省岛。在被中国民族英雄郑成功赶走后,荷兰的武力交易政策最终失败。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的时间晚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然而,英国对中国的关注并不比上述国家晚。从16世纪英国国王上书中国皇帝,再到20世纪30年代在珠江和广州与明军的局部冲突,这一切都是一次又一次进行贸易和商业的尝试。

18世纪中叶,瓦特改进蒸汽机后,英国实现了从体力劳动到机器动力的巨大飞跃。它最早开始并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样,狭窄的国内市场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英国必须积极扩张和占领殖民地,以获得廉价的原材料和市场进行对外销售。因此,在这种背景下,英国把矛头指向了广阔的中国。

1792年,英国派出以马嘎尔尼为首的特派团访华,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并提出与清朝通商。

然而,沉醉于“中国入国”梦想的乾隆皇帝,竟然直接拒绝了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贸易请求。后来,甘龙皇帝给了国王一道圣旨:

当我去中国的时候,我不需要和你交易。如果丝绸、茶叶和瓷器对你来说是必需品,中国每年都会对你表示同情和奖励。

进入中国后,虽然英国开始与中国进行有限的贸易。但英国人很快发现,他们的主要出口商品是毛纺品等产品,既不精致也不便宜,在中国根本没有市场。

中国的瓷器、茶叶、刺绣都是英国急需的。这样,英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显然不是他积极倡导发展双边贸易的初衷。

19世纪初,英国在强大之前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夕阳的帝国”空。自然,它不会允许自己在与中国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劣势。

三、根源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虽然锈迹斑斑,但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继续坚持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最后的斗争。根据《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分析》记载:

1764年,欧洲对华贸易总值为191万两白银,其中英国占63%。到18世纪末,英国与中国的贸易约占欧洲贸易总额的90%。

可以看出,英国对华贸易比重逐年上升。但由于对华贸易逆差持续较大,英国正在扩大对华贸易,但与此同时,国内白银外流日益严重且规模较大。根据《鸦片战争后中英茶叶贸易分析》:

从1775年到1779年,中国向英国出口了大约1695吨茶叶。到1833年,已经达到11792吨。

所以英国对于这个贸易逆差问题很头疼,但又无可奈何,永远打不过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然而,面对这个巨大的市场,英国不忍放弃,只好改变贸易方式,开始一步步出口鸦片。

至于鸦片,其实早在明朝末年,荷兰就曾经出口到中国。但是很快就被明朝崇祯皇帝取缔了,所以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多大的危害和影响。

吸食鸦片

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加快对中国市场的掠夺,英国开始利用海上优势和东印度公司为掩护,向满清输送鸦片。清廷虽然多次禁止鸦片进口,但始终无法将鸦片完全拒之国门之外。

当然,英国的鸦片贸易不仅仅是针对中国,在英国也属于正常贸易范畴,有着严格的限制。

从对华鸦片贸易中获得巨大利益的英国人,越来越肆无忌惮地扩大对满清的鸦片出口规模。

四.直接原因

18世纪中叶,英国每年向中国进口约200箱鸦片。到18世纪末,在英国的支持下,东印度公司完全垄断了对华鸦片贸易,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达到1000多箱。

到19世纪初,随着英国逐渐开放印度的自由贸易,东印度公司对鸦片的垄断被废除。受此影响,越来越多的个人开始涉足鸦片贸易,鸦片走私也开始逐日上升,使得鸦片对满族的危害越来越大。

1820年,英国向中国进口了5000多箱鸦片。1825年,病例增加到12000多例。到1835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万箱。根据鸦片贸易史:

随着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组织重组为一个纯粹的行政组织,它与中国的贸易为英国私营企业打开了大门。

面对南方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日益严重的鸦片中毒,造成了白银外流、劳动力短缺和军事战斗力的无效。这些最终引起了清朝统治者的注意。

林则徐剧照

1838年9月,林则徐向道光递交了著名的《国殇》,他在其中痛斥鸦片对国家的危害,明确提出:

如果你还不理它,那就是几十年后,中原能御敌的兵少了,能发的银子也没有了。

长期左右摇摆的道光,终于被林则徐的当头棒喝惊醒,批准了林则徐的追悼会,决定开始禁烟。

1838年底,道光任命林则徐为特使,赶赴广东开始检查禁烟药物,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林则徐公开声明:

如果鸦片一天不灭,这位大臣一天不回,他会发誓一直和这件事在一起,没有理由阻止。

到达广东后,林则徐代表清政府向英国发出照会,质问帕麦斯顿政府明知鸦片有毒,为何非法向中国输出鸦片。借助,他向英方通报,清政府已通过《敕令禁止吸食鸦片条例》,即将展开全面禁烟运动。

虎门鸦片的毁灭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公开销毁广东虎门滩收缴的全部鸦片,史称“虎门毁鸦片”。

然而,他的行为彻底激怒了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立即决定报复,并得到了国会的支持。

动词 (verb的缩写)事件的经过

1840年6月,英国政府成立了由40多艘军舰组成的联合舰队,陆海军共有4000多人。在中国商业总督路易的带领下,他们到达中国广东的珠江口,肆无忌惮地挑起了一场侵略战争,史称“鸦片战争”或“第一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示意图

战争爆发后,以林则徐为首的中国军民对英国侵略者进行了忠诚的反抗。尽管伤亡惨重,英军还是被迫放弃了在广东登陆的作战初衷,转而沿着海岸北上寻找其他登陆地点。

1841年8月底,英国政府对战争中正义和法律的表现不满,派蒲定茶率领英国军队,很快就打败了福建厦门。

1841年10月,英军攻占浙江宁波,因兵力不足暂时停止进攻,等待援军到来。在此期间,英国军队还多次入侵台湾省岛。然而,由于准备充分,战术得当,台湾省在对英战争中取得了部分胜利。

1842年5月,英军主动放弃宁波,集中兵力开始向北进犯,提前准备主力援军的到来。

1842年7月,英国援军陆续到达。普定茶集结了70多艘战船和1万多名士兵,回到长江边作案,准备彻底切断中国内陆地区的交通要道。

1842年8月,英国舰队向南京下关挺进,扬言要攻占南京。在英军的强枪之下,清朝钦差大臣、两江总督牛建等人多次妥协退让,被迫在静海寺与英军谈判。

签署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老年公民》几乎接受了英国提出的所有和平条款,在英国旗舰“汉化”号上正式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

(1)把香港岛割给英国

(2)赔偿白银2100万两(偿还英国商人债务300万两,赔偿被销毁的鸦片600万两,赔偿英国军费1200万两)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4)大幅降低英国商品的税率。

事实上,在战前,面对庞大的满清,英国没有必胜的把握。没想到,强大的清朝的样子竟然如此不堪一击。而且《南京条约》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签订了,得寸进尺的英国开始提价,甚至要求清政府严惩主要禁烟官员和主战官员。

在张穆的敦促下,道光实际上解雇了忠实履行禁烟决定并坚持与英国开战的林则徐,并把他送到了新疆。

不及物动词历史影响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英国不仅占领了香港岛,还获得了大量赔款和几个通商口岸。还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南京条约》签订后,美、法等国纷纷效仿,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新的不平等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从那时起,中国开始遭受更多的痛苦。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群众的矛盾,逐渐陷入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的深渊。

另一方面,鸦片战争不仅为垂死的满清王朝敲响了丧钟,也激发了中国人思想的觉醒。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指出:

英国大炮摧毁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中华帝国与地球上的世界接触。

如果你落后了,你会被打败的

战后,中国一大批有识之士发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进步思潮,向世界敞开了眼界,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思想和强国之道。这些都为后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乃至辛亥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