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作用(什么是刑法?)刑事犯罪、刑事责任、刑事处罚等。都是人们经常听到、看到、接触到的刑事领域的法律概念,都属于刑法的内容范畴。那么什么是刑法呢?
刑法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执政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应承担哪些刑事责任,对犯罪分子应给予哪些刑事处罚,是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法的主要任务是定罪和处罚。
定罪——刑法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定罪是处罚的基础,只有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即犯罪成立,才能对危害行为实施刑事制裁。同时,定罪还需要解决犯罪形态受时间发展的影响、共同犯罪受参与角色的影响以及犯罪竞合数量的问题。
惩罚——刑法规定了最严厉的制裁。经常看影视剧的人一定对古今酷刑很熟悉,比如烧灼、过年、砍头等。随着现代的发展,惩罚的手段更加人性化。目前我国刑事制裁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由于刑罚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最严厉的制裁,刑法只有在其他法律无法规制的情况下才能适用,刑法的启动应该是谦逊的。
具有刑法的阶级性。
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判断,法律的本质存在于国家意志、阶级意志、社会存在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对立统一之中。法律的阶级性在于法律不是超阶级的,它始终是某一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只能是经济上、政治上的统治阶级,也就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作为刑法的一个法律部门,它自然具有法律的这一基本属性。
刑法的作用。
法益保护是指刑法通过惩治犯罪行为来保护法益。法益是需要刑法保护的国家利益,如人的生命财产、国家安全、市场秩序等。每一次犯罪的背后,都有一个受刑法保护的法益。
人权保障是指刑法在打击犯罪时,应当严格按照刑法的规定定罪处罚,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也应当得到保障。这不同于人们单纯的正义感。人们往往认为只要是犯罪就应该打击,只要是涉嫌就应该定罪处罚。事实上,这是法治缺乏合理性的表现。刑法是利用国家的权力,对犯罪的公民或组织进行调查和惩罚,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犯罪嫌疑人,站在被告席上。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得不到保障,当无辜者成为犯罪嫌疑人或站在被告席上时,往往会造成冤假错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