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千年书院的现代生存样态(白鹿洞书院在哪里)

白鹿洞书院(千年书院的现代生存模式)在哪里?“书院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教育机构和教学组织。1000多年来,学校无休止地运转,屡毁屡建。它不同于官学,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私学;它不是启蒙教育,不是中小学教育,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它不是科举的垫脚石,但很难摆脱为官读书的刻板印象……”

白鹿洞书院(千年书院的现代生存模式)在哪里。

百思特网

作为庐山白鹿洞书院管委会原主任,闵正国谈及今天的书院,或多或少都带着纠结的心态。

11月28日,记者随“文化赞中国书院@故国”线上交流活动采访团走进江西九江白鹿洞书院。


一方面,中国古代书院曾经兴盛一时,白鹿洞书院是古代书院中的典型。

它以晚唐为基础,在南唐进行中国研究。现名于北宋太平元年、兴国年间,比南宋朱更为流行。它在元、明、清三代代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另一方面,因为位于庐山风景区,今天的白鹿洞书院更被视为旅游景点。

这让人觉得,历史上曾经延续了几千年的白鹿洞书院,如今似乎已经成为博物馆中的一种观赏品,却不再具有实用价值。

但是,在那些关心和研究书院的学者眼里,书院并没有“死”。最佳网络

“我们应该对学院有所期待,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它有一种内在的形式。”

与闵正国相比,九江学院教授李宁宁更纠结于学院的未来。“书院要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不断创造新的增长点。”

在李宁宁看来,书院只是一个地方,书院今天应该传播或传承什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九江学院作为白鹿洞书院的地方高校,与白鹿洞书院的管理单位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如成立白鹿洞文化研究院、出版《白鹿洞书院续录》等书籍。

李宁宁还认为,“在中华文化振兴的大背景下,书院应该有多种形式”。

大约十年前,他和几位大学老师开始了新的尝试——九江学院和郑州大学联合推出了“白鹿原松阳书院文化游”。

“我们依托传统院校,通过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古诗词吟诵等文化项目,让高校师生持续交流。”

他们还参与了一个主题——“千年辩论”。

“这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体验到,古代精神理念与现代大学教育精神之间,是有话可说、有解释、有依靠的。”

李宁宁认为,今天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不是固守书院原有的Best Network的传统形式,而是在当前的信息化趋势下,找到书院的现代生存模式,“将当下的教育与传统文化背景联系起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