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婚礼仪式需要注意的要点。
如果是委托婚庆公司安排的,那么新人只需要在婚礼前半个月与婚礼主持人见面即可。对于剩下的婚礼思路和细节,司仪会和婚礼策划人深入沟通,服从整个婚礼策划方案,不需要新人过多操心。如果婚礼主持人是自己一个人聘请的,那么新人至少要在婚礼前六个月到三个月预约好自己的婚礼主持人,互相沟通婚礼计划和需要达到的效果,尤其是在五一、十一等婚礼旺季。
邀请婚礼主持人参加婚礼的彩排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可以及时发现婚礼策划中的问题,就婚礼的细节做最后的沟通,培养双方的默契。其次,如果刚好赶上结婚季,婚礼仪式通常每个月可能会有7-8场婚礼,甚至需要他们在下午和下午赶去参加婚礼。如此繁忙的主持工作可能会让你的婚礼的一些细节变得不清楚或混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邀请婚礼司仪参加婚礼彩排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建议新人把你对MC的要求写在纸上,比口头更靠谱。
如果婚礼顺利进行,婚礼主持人和DJ调音师以及礼仪服务人员的默契配合是不可或缺的。好的婚礼仪式都有自己敬业的调音师和礼仪服务人员,他们的长期合作让新人不用担心合作的默契和完美。但如果婚礼是新人单独邀请,没有特别的调音师,建议新人提前安排好婚礼与调音师的沟通交流,尽快达成默契配合。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主持人在婚礼上向新人索要红包的坏习惯是违反职业道德的,遭到了很多人的唾弃,但这种索要红包的闹剧还是频频发生,新人迫于婚礼的喜庆气氛和自身的面子问题,只能让步。为了避免这个不愉快的问题,建议新人提前与婚礼仪式和婚庆公司确认沟通,避免闹剧发生。
你能从哪些方面判断一个司仪是否能胜任你的婚礼?
1。作为一个司仪,这是最基本的条件。普通话是否规范流利,形象气质是否与你的婚礼风格一致,仪态是否得体,是否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是否有丰富的婚俗知识。司仪可以相貌平平,但气质和谈吐要符合你想要的婚礼氛围。比如你想要一个很西式的婚礼仪式,来自相声的司仪可能不太适合。
2。年龄和经验:虽然年轻的司仪是目前的趋势,但我们应该考虑婚礼客人的组成。如果准新人比较年轻,嘉宾主要是同学同事等年轻人,可以考虑自己年龄的司仪。如果长辈多,就要考虑更成熟的MC。目前,大多数人在30到50岁之间选择。而且主要是男MC。
3。工作经历:包括从事婚礼主持的时间长短,是专职婚礼主持人还是兼职,一共主持过多少场婚礼。就业经历是需要了解的专业背景参考,但不是选择司仪最重要的条件,也不是经历越多越好。有些司仪可能有十几年的主持经验,一年有很多场次,可能会让他们更容易陷入千篇一律的模式,也可能对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婚礼新时尚潮流接受度较低。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4。看婚礼仪式中司仪的主持是否流畅,台风是否自然得体,气氛是否能充分调动,语言文明是否没有低俗不雅的段子,是否过于自我表现抢了新人的风头。经验较少的司仪在前期见面时热情大方。结果,他们来台湾后有点紧张。如果一个司仪在朋友的婚礼上表现很好,那最好不过了。两年前,有些客人会要求见司仪。但是,第一,婚礼公司要确认的细节越来越多,第二,新人越来越觉得婚礼很私密,所以不建议大家要求看别人的婚礼。
[div][div]5。沟通时是否有责任心,能否以客户为导向。你能认真倾听你的婚礼想法和要求,提供有经验的建议,根据你的情况合理调整他习惯的婚礼流程,认真负责地为你解决一些问题吗?如果你发现他总是心不在焉,不慌不忙,或者坚持自己习惯的过程,最好尽快换个人。
这些都是婚礼仪式选择的要点。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