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卷叶病
曲叶是一种生理性疾病。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定植于田间或盆栽的梅花叶片向中间向内折叠,整个梅花植株处于疲劳萎蔫状态,严重时导致叶片大量脱落。
原因如下:一方面是夏季高温少雨,空气干燥空光线强;另一方面,李树本身是细须根,吸收和运输水分的能力较差;另外,李子的叶子比较薄,而此时的李子植株。
【div】[/div]卷叶现象始于6月,雨后有所缓解,叶片略平;天气好、供水充足时,叶卷出现较晚,不会造成大量落叶,也不会影响花芽分化。
控制方法
卷叶是梅花本身特殊的结构和生理特性以及不利气候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因此,加强管理,使其根系发育良好,树木健康生长,从而提高其吸水和输水能力;进入高温干燥季节后,加强根系浇水、叶面喷施和环境洒水,通过加湿降温营造相对凉爽的环境;盆栽梅花,尤其是浅李堆,尤其是“绿萼梅”品种,可采用棚顶遮荫,遮荫程度可控制在30%-40%之间,以保护其卷叶不因过度脱水而掉落。
黄化病
黄化病是碱性土壤中缺铁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疾病。在淮河以北地区,由于土壤或培养土呈碱性,李属植物的根系长期保持在碱性环境中,导致营养须根坏死,从而导致叶片变绿变黄。
碱黄主要出现在新摘嫩枝的叶片上,叶片较小,叶脉变黄变白,不是很规律,但叶脉仍是绿色的,中下部老叶一般不会变黄。
控制方法
盆栽或花园用地的土壤应调整至pH值低于6.5;用自来水浇花应放置3-5天,并加入少量硫酸亚铁颗粒;生长季节每月灌一次明矾肥水,可防止黄化病的发生;叶片严重变黄后,可在根部涂抹0.3%硫酸亚铁溶液,半个月用0.2%药液喷叶一次,可促使幼叶变黄变绿。1%的醋液或0.5%的柠檬酸液也可以用来浇灌少数盆栽植物的根部。
炭疽病
受损叶片最初产生小的褐色斑点,然后扩展成不到1厘米的圆形和椭圆形斑点。生于叶缘的多为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灰棕色至灰白色,边缘红棕色和深紫色,上面有黑点,呈同心圆和轮状排列。“朱砂”梅花最易感染,而“绿萼”梅花最抗病。
控制方法
清除垃圾和焚烧;4月中旬开始,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0%炭疽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交替连续喷洒3-4次。
流胶病
牙龈疾病是枝干的主要疾病。病枝干枯、焦黄、腐烂,伴有胶流,树势逐渐减弱,导致枝条越来越少、越来越细,花芽分化不良。在严重的情况下,树枝会干枯,甚至整株植物都会死亡。
死枝胶流一般发生在多年生枝条上,多以皮孔为中心,渗出脂肪胶液,起初呈淡黄色,半透明,质软,后逐渐氧化固化为棕色结晶。严重时,病变部位以上的分支死亡;干腐胶流,通常发生在树干上,最初被水淹;之后变成褐色腐烂,腐烂部分逐渐变成褐色凹陷,树皮开裂翻滚,伴有胶流。严重时,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植物死亡。它可以发生在3月到11月,尤其是6月到9月。
控制方法:
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排除积水;防止干燥害虫入侵,避免晒伤和冻害;刮掉患病部位的果冻,涂抹3-5度石榴硫合剂或0.1%氯化汞消毒;或者用70%甲基托布津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倍涂抹伤口。
膏药病
【div】[/div]膏药病在树枝的树皮上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的灰棕色病斑,看起来像一个扁平的膏药,后期出现裂纹。小枝的石膏状斑呈浅灰色,在小枝周围环绕,后期与小枝分离,以鞘状覆盖小枝。这种疾病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削弱树势。在严重的情况下,树会逐渐变弱并死亡。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在夏天。位于潮湿和树冠的弱树易发病,介壳虫是主要传播媒介。
控制方法
通风和透光、挖沟和排水;消灭介壳虫,减少媒介;深秋落叶后,春季落叶前,刮掉病部烧掉,涂抹3-5度石榴硫磺合剂;少量盆栽植物,叶片期后可刮掉病斑。涂抹达可宁乳膏软膏。
熏黑的斑点
煤烟斑的分泌物“蜜露”,在相对潮湿的条件下容易诱发煤烟斑。
显示叶片、树干、树枝上覆盖着一层黑煤污染,严重影响李属植物叶片的正常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无法正常孕育花蕾开花。
控制方法
蚜虫危害发生在春季,应及时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次;如发生介壳虫危害,可用25%车前可湿性粉剂喷洒2000次;每15天使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一次或多次。给植物喷洒硫磺悬浮剂800次。
根癌
根癌是由土壤根癌芽孢杆菌侵入伤口引起的,多发生在根颈和连接处,有时也发生在树干和树枝上。患部生长球形、扁圆形肿瘤,呈乳白色或肉色,起初较软,硬化木质化后呈褐色,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有裂纹。发病后,李属植物根系发育不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树势减弱,影响花芽分化。严重时,叶子变黄脱落,甚至整株植物死亡。
控制方法:
从疫区购买无症状李苗,种植前消毒,用2000倍72%农用硫酸链霉素浸泡30分钟;或者用“抗根癌剂”1号或3号,加1-2倍水拌匀,定植前蘸根20分钟,预防效果更好;如果舍不得弃大株,可以用尖刀将癌肿切除,然后用石灰乳或碘酒溶液(甲醇50份,冰醋酸25份,碘片5份)涂抹伤口,单独保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