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四季秋海棠茎腐病防治技术

四季秋海棠茎腐病是盆栽秋海棠常见的病害,各地均有发生。受害严重的植株常引起倒伏死亡。该病主要危害茎部,也可侵染叶片。发病初期,感病植株近土面茎基部产生暗色水渍状斑点,随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的大斑。发病后期,病部呈棕褐色软腐,并收缩下陷。当病斑环绕茎部一周时,植株倒伏死亡。

    叶片受害时,感病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圆斑,感病叶柄则呈褐色腐烂。环境潮湿时,病斑处可见白色丝状物,病斑干燥后,其上出现褐色粒状物,即病原菌的菌丝体及菌核。病原为茄丝核菌,隶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真菌。病原菌以菌丝体及菌核在病残体或土壤内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形成菌丝体侵染危害;阴雨天气、淋水过多、盆土积水、植株有伤口时,往往病害发生严重。防治方法包括:

    1、减少侵染来源: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并销毁。

    2、加强栽培管理: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施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多施磷、钾肥。加强植株间通风。

    3、药剂伤治:发病时,喷施65%敌克松600~8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1500倍液。土壤消毒可用多菌灵或五氯硝基苯,用药量5~6克/平方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