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苗木越冬防寒的三个技术要点

一、坑藏防寒法。落叶松幼苗的防寒大多采用此法。

具体做法:一般在初霜后、立冬前进行。选择排水良好的缺口,在东西方向挖深0.6米、长10-20米、底宽0.8米、上口宽1米的坑,坑中间挖东西深、宽约25厘米的渗水沟铺卵石。落叶松育苗后,应先采取脚跟,直到所有的残叶脱落后,再入坑贮藏。躲坑时,先在坑底铺上约5厘米厚的沙子,在坑两侧放置一排幼苗,使其面向坑壁,但不要压在坑壁上幼苗的相对手柄上。每层苗上铺一层2厘米厚的湿沙(可以抱成一丛,但不出水)。每隔2-3层幼苗在顶端放置一根去叶的稻草,使顶端像根一样平。距离地面约10厘米时,用湿沙覆盖。为保持窖池低温(不超过5℃),白天用草帘覆盖,入窖初期夜间开启。冰冻后用10-20厘米厚的草帘覆盖,坑内用一整捆谷壳搭棚,北低南高,防止雪和水渗透。坑周围应设置挡风板,并应严密覆盖,防止冷风的危害。一般一个10米长的坑可以储存20-22万株落叶松幼苗。

此外,在土壤粘性较大的地区不适宜覆土,可采用草被防寒。

二是覆土防冻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油松、樟子松等针叶树。蒙古、红松和沙松,以及一年生幼苗,或耐寒性弱的阔叶树如板栗和核桃的幼苗。

具体做法:覆土防寒应在土壤结冰前2-3天进行。首先,犁出犁沟(或人行道),然后覆盖垄(床)一侧的碎土,以便苗尖可以倾倒在一侧。覆土厚度应超过秧尖3-4厘米,然后耙平并拍实垄(床)两侧土壤。覆土前,应进行一次侧灌,以保护土壤水分,防止春季干旱。均匀严格地覆盖土壤,避免土壤通风造成冻害。覆土后,要经常检查,发现露苗及时覆盖。在第二年春季开始育苗前一周两次去除土壤覆盖层,有利于幼苗逐渐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撤土不晚,否则覆土、冻土、沉土、粘苗会影响生长,给操作带来不便。

3.越冬脚跟法。该方法适用于各种阔叶树苗木。时间上的跟部可根据当地气温变化确定,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土壤结冰前。脚跟进去不宜过早,否则地温高的幼苗容易发热发霉;如果土壤结冰太晚,工作不方便,幼苗容易因温度下降而受到冻害。

具体方法:选择地势高、排水好、背风的地方,在沟里挖脚后跟。沟内鞋跟深度和宽度由东向西30-40 cm,沟土向南翻,形成45°的坡度。然后在沟内放置单株,使苗尖向南倾斜,冬季沿北风方向在沟北侧挖新沟,在前沟根部覆土一层,做到“两埋两踏”。当第一沟的秧苗埋好后,即挖第二沟,然后将秧苗放在第二沟上,再按上述方法挖第三沟,同时埋第二沟的秧苗。所以从南向北推,直到所有的幼苗都扎进去。土壤结冰后,最好用稻草或草帘覆盖幼苗。在风大、风沙大的地区,可以在迎风面设置挡风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