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文心兰的采收和后处理流程如下:
1.采收:用各种市售自制剪刀或刀片从花茎底部剪下,有的操作者可以直接用手采摘。
2.田间采花:将采摘的文心兰手持或放在植物或种植床上,经过一定数量后,在种植床的前端或过道收集。然后,用大约20~30个不同数量的切花,将花的部位简单地用报纸包裹,然后放入手推车上装满清水或保鲜液的收集桶中,然后运送到分级场进行分级工作。
3.站好:花送到分级场后,一般常温放置,直到有足够的花可以分级。静置时间超过24小时。
4.分级:目前文心兰的分级标准非常明确。在田间收获的文心兰被运送到产销班或生产者自己的分级处理场进行分级、分拣、分拣和包装作业。从每个生产现场交付的切花由分级人员剔除,然后缠绕在一起的花朵由一个分支分开,并通过与工作台上的分级标准标记进行比较进行视觉选择,同时消除次品。
5.包装:每级10朵切花,把茎的切口重新剪一次,减少感染,然后用不同颜色的胶带把茎扎好。需要用药的人隔离喷洒后晾干。风干后,用透明塑料纸或袖口包裹花部,切口处用盛有保鲜消毒液的保鲜管覆盖。以20~50把为大包装,或2~10把为小包装,交叉包装。包装后直接送到冷藏集装箱空运到日本,或者放在冷藏库装载。
6.施药:为了满足国外海关的检疫,很多切花必须施药,所以分类捆绑后仍放入装有清水或保鲜液的收集桶中,然后送到喷洒室隔离喷洒。最终包装应在药物干燥后进行。
7.运输:目前大部分经营者采取冷藏集装箱,送到机场直接空运到日本,以节省运输时间,保证切花的新鲜度。在国内,有少数运营商尝试利用夏秋两季的海运和销售日来减轻运费负担,但情况并不理想。
8.到货后重新包装:产品到达日本拍卖市场后,需要重新整理花束,剔除次品,补种花卉。这种操作也增加了花的受损概率。
收获后处理中的问题
纵观以上目前文心兰在国内的采后运营流程,我们面临以下问题:
1.收割动作不规范,使用的收割工具不统一,容易导致收割的植物和花茎上的伤口感染疾病。
2.反复采花分离使缠绕在一起的花被扯断,增加了花药帽碰掉的概率,从而增加了花衰老的乙烯产生率。
3.人工分级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分级标准不同,导致切花品质和等级不一致。
4.水平包装缩短了花茎吸收保鲜管内保鲜液的时间,保鲜周期有限,容易导致花茎切口腐烂。
5.包装盒上没有通气孔,使盒内温度不能迅速降低,带走冷藏时花卉植物的呼吸热量,从而加快花卉植物的新陈代谢,使其迅速老化,甚至未消毒的花卉植物的切口开始腐烂。
6.几乎所有的操作都是手工操作。在人力匮乏、工资高的台湾省,人力需求高的加工作业使得文心兰的生产成本无法降低,从而降低利润。
7.基于检疫要求,很多采收的花束需要应用,但应用技术尚未建立。有利的是,用药桶将花束直接浸泡在药液中,并且还使用高压喷雾器来配合药管,使得操作者可以用喷嘴直接喷洒花束。其他花卉产销班设置特殊处理仓库,仓库内放置花束,漂浮悬浮药液由密闭施药器制作。用药后,药物未经治疗直接排到外界。
8.虽然切花在收获后被浸泡在桶中,但它们并没有立即被送到预冷仓库进行预冷。预冷中的陈化时间不掌握。在分拣包装领域,温度没有保持在合适的温度(12℃)。
9.温度控制是产地处理厂冷库内部环境和运输容器的主要控制,相对湿度很少设定和调整。空间相对湿度低,增加了切花失水率。总失水高于保鲜管中的蓄水量。
10.预冷技术还没有建立:没有关于文心兰切花最佳预冷方法的研究报告。预冷方式包括强风预冷、差压预冷和真空预冷,各种预冷方式的效率和能量需求还没有完全研究。
处理厂的环境控制
国内很多文心兰产区都是一起使用分级包装堆场。为了降低室内温度,安装了水冷壁和风扇。这种降温设备在蝴蝶兰温室中是有效的。然而,当将其用于文心兰的收获后处理厂时,会出现以下问题。
1.台湾省夏季,利用蒸发冷却原理降温,最理想的条件是维持在27℃左右。秋天只能把室温降到20-22℃。文心兰采收后的保存温度为12℃。因此充分发挥了水冷壁功能,温度仍然达不到作物预冷所需的温度。
2.使用水冷壁和风扇有一定的施工标准。风扇与水冷壁的距离在25米以上才能出现冷却效果。国内文心兰收藏场很少有符合这个标准的。通风(风扇数量)和水冷壁面积需要根据工程标准计算。施工不是自由进行的。
3.当使用蒸发冷却来降低温度时,必须强调气密性。人员通道门应位于两侧,并通过滑动门打开,而不是推拉。这一要求在国内文心兰处理厂往往被忽视。
大规模生产带来的问题
文心兰在小规模生产阶段,由于面积小,产量小,可以用人力处理所有的工作。但由于生产区域扩大,生产周期过度集中,大量成品集中在9-11月。大量产品涌入收集场,导致放置时间过长,质量容易下降。进行大批量生产时,采用传统的操作方式,完全由人工操作,造成动作过于频繁,花束容易损坏。所以在生产区域扩大的情况下,生产周期的分散调整非常重要。收获后的治疗需要重新规划。适度机械化和作业线合理化是工业化生产成功的必要条件,文心兰规模化栽培管理也不例外。
收获后处理的改进和规划
根据该流程,对文心兰生产专业区的采收和采后处理操作进行了改进和重新规划,具体如下:
1.场地配置:文心兰生产场地应集中在专业区周围。尽量使每个生产地点到收获后处理地点的距离一致。采后处理厂统一使用分类、分拣、包装机械,集中冷藏或集装箱运输。每个生产场都配有一个简单的输送天车,可以将收获的切花输送到集中处理场。应设有预冷收集区、分级分拣区、分装区、冷藏及集装箱装载区、集装箱卡车平台等。空调机械的冷冻和冷却设备应尽可能在整个地区使用,以保持室温更适合低温。特别是要避免文心兰花在夏季发高烧而加速衰老。
2.采收:文心兰的采收一定要考虑花株的长度和鉴定的成熟度,不能完全用机械代替,所以还是需要以人工为主。手工操作要有统一标准的切割工具和动作程序,收割后的切花也要避免相互纠缠。切花的整齐度对切花的寿命影响很大。用剪刀收割虽然简单,但利用剪切力压迫茎干使其变形,很容易切断花茎,容易导致茎干的切割组织因压迫变形而坏死。叶片的磨损和间隙的增加会使剪切效果变差。剪切口的组织不仅会被压缩,还会被撕裂,所以最好使用锋利的刀片来产生平坦可靠的纯切割。因此,文心兰的采收应使用类似手术刀的尖刀。收割人员腰间应配备一个装有灭菌液的小容器,刀具可以放在这个罐中进行消毒。每人至少要配几把刀轮流更换。
3.运输和分类
(1)。大型生产场地处理模式
A.运输:在各生产厂和集中处理厂之间设置天车轨道。天车可由塑料产品制成,以减轻重量,履带可轻松拆卸和安装。工人可以携带多个天车,在完全夹紧后,可以安装新的天车,继续收割,直到天车用完或一趟收割完毕,然后将所有天车拉到主轨道。天车设有拉线和夹子,拉线用于拉动天车,夹子用于夹住文心兰的花茎,夹子之间的间距使每株花卉的花朵不易缠绕。
b分类:已经建立了文心兰的分类标准,其中分枝数和茎的长度是主要的分类条件,文心兰属植物大多呈扇形分布,因此图像处理的识别简单易行。目前,计算机处理速度快,图像识别设备便宜且普及,应采用机械视觉系统代替人工分级分拣操作。目前国外花卉生产厂家在自行车上安装了图像识别设备,可以移动到需要的地方,连接轨道,直接操作,适合生产场地分散的操作人员。天车上的切花在送到集中处理厂的图像分拣区之前,根据电脑的分类结果,在各种等级的传送带上分开的包装箱中送出。
(2)。现有生产领域的改进模式
鉴于现有生产场地的改善,手工就地收割时,应同时进行初步分级。切好的花卉植物应通过天车上的夹子倒置。夹具装满后,将天车拉到主走道上,然后根据花束的长度放入装有保鲜液的塑料桶中,然后快速运输到处理现场预冷。
5.分开包装:为了避免将文心兰花束放在一起,在下一次加工时,分开操作会严重影响花的质量。对于高价的A级产品,为了保证其质量,应采用单独的包装格,使切花可以单独包装运输,以免与其他花卉植物交叉,增加花损率或花药盖度损失。此外,还可以使用自动安装套筒的设备将单束花束包装在套筒中进行保护。
6.保鲜处理:将包装好的花束在底部均匀切割后,用改进的保鲜管或柔软的保鲜袋包裹。由于花束水平包装时,旧保鲜管无法吸收保鲜液,可以改用国外开发的软质保鲜袋。这种软袋可以随切花吸水,使袋内压力降低而收缩。此外,保鲜管中还可以加入无纺布或海绵,这样当花茎水平放置时,水仍然可以被无纺布或海绵的毛细作用吸收。
7.包装、预冷、冷藏、取出花卉:将覆盖有保鲜管或保鲜袋并单独包装的花卉直立放入大包装盒中,然后密封。如果花卉用袖子包装,仍然可以水平包装。包装箱上应有适当数量和尺寸的通气孔,以保证包装箱送入预冷仓库后,箱内温度和气压能迅速降低,从而减缓花卉植物的衰老和可能的病菌生长。预冷后,送入冷藏集装箱和冰箱的箱子必须放置在低温空气能够吹出并均匀流动的位置,以避免死角的发生。到达销售地点后,可以使用分离包装中的花卉植物将盒子放在一边,通过打开盒子的底部,花卉植物可以简单而顺利地被拉出、展示和销售。
8.检疫和熏蒸作业是否需要检疫和熏蒸取决于收获后切花中是否有昆虫。要对付的昆虫有蚜虫、鳞翅目、鞘翅目和食腐动物。在所有的汽蒸操作中,最合理的方法是对切花进行预冷,使其迅速降温,然后对切花进行减压汽蒸。但是,国内在这方面的技术还不成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1)。所用药剂:能杀虫,毒性在允许范围内。
(2)。预冷温度、预冷时间、大气压或减压,减压时减压压力如何匹配?
(3)。蒸汽设备的耐腐蚀性。
(4)。汽蒸仓库的设计、运输路线的移动以及如何在汽蒸作业中使用化学品。
(5)。如何做到农药分布均匀无死角,真正达到杀虫效果。如何改善传统浸泡或喷洒方式的不足?
(6)。蒸熟后,化学物质如何稀释排放到大自然中?
文心兰生产设备的改进
在农产品的采后加工过程中,农产品越整齐,生长特性越一致,分级、包装等操作越快速准确。遮阳网室是我国文心兰的主要生产领域。除了将内部光量保持在所需值内,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流动性也无法控制。不仅交货期无法调整,病虫害也变得更加严重。如何改善设施环境,使文心兰从粗放式生产走向精细化生产?在完全的环境控制技术下,生产者能接受改善环境的想法吗?虽然加大设施设备投入,但能分散生产周期,提高质量?而且文心兰的病虫害在环境控制好的设施中更容易防治。检疫蒸的问题大大简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