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材料为红大花胡蝶兰出瓶后7个月的中苗。选取生长均匀、叶冠宽度17 ~ 18 cm的壮苗200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株。
1.1节能栽培
即3月1日至6月20日,种植在海拔315米、纬度25° 05′的普通钢架塑料大棚内(简称“A”),6月21日至10月15日移至海拔110米、纬度25° 20′的普通钢架大棚内(简称“B”),进行越夏栽培和催花,然后于10月16日至次年1月20日进行移动。
1.2现代温室栽培(CK)
第二年3月1日至1月20日,在纬度与A相等、海拔245米(简称C)的现代化温室中栽培。5月下旬至9月中旬,室温高于32℃时启动水幕-排气降温系统,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改为夜间降温加速开花,11月上旬至1月中下旬启动自动柴油机升温促进花茎生长开花。
2结果和分析
2.1节能栽培蝴蝶兰的温度效应蝴蝶兰是一种温度敏感植物,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但夏季高温(每天32℃以上)会抑制其生长,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为每天25 ~ 27℃,每晚20 ~ 22℃。大苗的最佳生长温度比中小苗高1 ~ 2℃。大苗营养生长达到一定程度后,应转入低温(夜温15 ~ 18℃,日温22 ~ 26℃)一个月以上,以促进花芽分化和萌发。采用节能栽培。3月1日至6月20日,通过调整塑料薄膜及其摇膜装置,可将棚内夜间温度调节至15 ~ 25℃,每日温度控制在23 ~ 32℃。温度条件基本适合蝴蝶兰幼苗生长。6月21日入住B区钢架遮阳棚后,由于B区海拔较高,夏季气候较A区凉爽,日均气温一般不高于31℃,夜间气温19 ~ 23℃。此时的温度条件非常适合蝴蝶兰中、大苗的生长,是节能栽培最重要的营养生长期。9月上半月至秋季,B区夜间温度逐渐降至16 ~ 18℃,日温也降至24 ~ 26℃,有利于蝴蝶兰花芽分化和萌发,即进入开花期。到10月中旬,大多数蝴蝶兰已经从基部取出了2 ~ 6厘米长的茎。10月16日至次年1月20日,催花蝴蝶兰回到A,转入催花培养阶段。前期用塑料薄膜保温,棚内温度可达16 ~ 32℃。后期由于外界气温下降明显,需要启动加热器使棚内夜间温度保持在18 ~ 20℃,白天光照下棚内温度仍可上升到25 ~ 27℃,满足蝴蝶兰开花生长的温度要求。
2.2花卉品质的节能栽培
蝴蝶兰开花植株的质量主要体现在春节前(本实验为1月20日)的开花率、花数和花冠直径上。其次,幼苗的冠幅和叶片大小也是衡量质量的指标。结果表明,节能模式栽培的蝴蝶兰幼苗的叶冠宽度和最大叶面积分别为31.2厘米和137.6厘米,分别比对照小2.9厘米和28.9厘米。春节前的开花率、花数和最大花冠直径分别为95.0%、9.2和10.3厘米,均优于对照(88.2%、7.8株、9.3厘米)。由于节能栽培的蝴蝶兰进入花期较早,取花芽较早(多在10月9日至15日),从提取花芽到开花的时间充足,温度适中,茎秆较强,花蕾越来越大;但对照直到11月1 ~ 8日才长出花蕾。为了在春节前开花,提高了温室温度,花蕾长得很快。所以花的数量比较少,花冠直径也小,春节前没开花的植物也多。
2.3节能栽培的节能效果
蝴蝶兰是节能栽培,春夏秋三季不消耗能源。只有在冬季防寒促花时,加热器才应适当启动,这样耗能较少。现代温室栽培,平时开启排气扇通风排气,夏秋高温季节和深秋花期每天开启水幕-排气降温系统6 ~ 7小时。冬天,为了让蝴蝶兰在春节前开花,需要日夜启动取暖器,所以能耗大。经核算,每株蝴蝶兰平均年能耗仅为0.63元,比对照少5.05元,达到了减少设备投资、保证产品质量、明显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