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兰的繁殖方法包括组织培养和分株繁殖。文心兰是一种复合茎兰,它在生长后会长出后代。当后代有假鳞茎时,可以从母株上切下。分株繁殖一般在开花后或春秋两季进行。
文心兰组织培养容易,通常通过种子、茎尖、花穗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在种子培养中,用3克华宝1号、2克胰蛋白胨和35克食用糖配制培养基,萌发效果较好。添加15%的椰奶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文心兰茎尖培养和花穗培养中一般不发生褐变,茎尖和花穗培养的最适原代培养基为1/2 ms,改良克努森C,V&W培养基。或者播种培养基,原则上不需要激素。原球茎的继代培养可以采用5% ~ 10%香蕉汁或15% ~ 20%椰子汁的相同培养方式。育苗可采用上述培养基或V&W培养基。
文心兰的栽培与管理
由于文心兰品种性状差异较大,栽培管理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厚叶文心兰喜温,生长温度18 ~ 25℃,12℃以下应耐寒。比较适合华南地区栽培。薄叶文心兰喜凉,不耐高温。生长在10 ~ 22℃的适宜温度,难以适应平地。应在中海拔寒冷地区栽培,但冬季寒潮来临时,会放在温室里过冬。文心兰的花期不是固定的,只要植株成熟就能开花。
文心兰的适应性光照与加泰罗尼亚相似,栽培时应适度遮荫,夏季一般覆盖50% ~ 60%的阳光,冬季覆盖20% ~ 30%的阳光。阳光太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导致晒伤,最后叶子干枯,甚至整株植物死亡。如果遮荫过多,光线不足会使植物叶片生长不良,影响花芽分化,显著降低开花,有时甚至不开花。花茎拔出时,要支起网架支撑,防止花枝倾倒。
栽培基质和换盆
文心兰的大多数品种都是盆栽的。盆栽的材料和蝴蝶兰的差不多。如水苔、碎蕨根、锯末、木炭、珍珠岩、碎砖、泥炭土等。这些植物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如细蕨根40%,泥炭土10%,木炭20%,珍珠岩或蛭石20%,碎石、碎砖10%。种植时,用碎石或碎砖垫在花盆底部1/3左右,进行通风排水。栽培花盆可以是塑料盆、素食盆、瓷盆等。文心兰栽培2 ~ 3年以上,植株逐渐长大,长出小植株,根系过于饱满,应及时换盆。换盆一般在开花后进行,但对于不开花的植物,可以在生长期之前进行,比如早春秋天气转凉的时候,就要一起换栽培料,换盆可以和分株一起进行。
浇水和施肥
文心兰和大多数兰花一样,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然而,由于不同种类的文心兰有不同的株型,它们的抗旱性是不同的。没有假鳞茎的品种抗旱性较差,需要经常保持盆中基质湿润,基质干燥时需要补充水分。冬季减少水分有利于开花,温度低于10℃时应停止浇水。炎热的夏季,应在地面、长凳、道路和植物周围喷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否则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同时,由于夏季气候炎热,温室栽培的文心兰不仅要保持相对较高的湿度,还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性,否则会长势不好,容易腐烂。
合理施肥是文心兰健壮生长的有效措施。种植时用少量缓释肥作基肥,腐熟的豆饼水、油粕、骨粉每月施一次。除秋末冬初低温外,生长季每2 ~ 3周施用1500 ~ 2000倍的液体水溶性速效肥,不开花时施用氮、磷、钾三元素平衡的复合肥,可叶面喷施,也可根部施用。开花附近应补施磷钾肥。
消灭疾病和虫害
文心兰害虫主要包括介壳虫。介壳虫寄生在植物的叶缘或叶水平面上,吸取汁液,导致植物枯萎。严重的话,整株植物都会枯萎死亡。可喷洒40%氧乐果乳剂1000次或50%马拉松乳油2000次。文心兰的病害主要有软腐病和叶斑病。叶斑病发生时,文心兰的叶片会受损,软腐病发生时,全株死亡。用1000倍50%多菌灵溶液和800倍50%甲基托布津可溶性湿润剂即可控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