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蝴蝶兰的家庭栽培与管理

一、换盆

1。锅的选择:一般用陶罐或塑料罐,尤其是多孔罐。通风要用浅锅,锅的高度要小于锅的直径。

2.培养基选择:蝴蝶兰是典型的附生兰花,根系发达,培养基必须疏松、通风、透气、抗腐。根据笔者的栽培经验,北方蝴蝶兰的栽培应以松针叶、花生壳、树皮丝等为基质。罐子必须每年更换。如果不及时更换盆栽,盆栽基质的腐烂会引起收缩,透气性差,兰花植株的生长会严重衰退甚至死亡。

3.换盆时间和方法:蝴蝶兰换盆的最佳时间是春末夏初,最佳温度在20℃以上。这时,刚刚开花后,新的根开始生长。换盆时,先把花茎剪掉,轻轻去掉原来的营养盆,用手指抠出下部的老基质,把枯了的老根、锈了的根、断了的根剪掉,用碎瓦垫在盆底,先在盆底放一层消毒过的湿松针叶,把蝴蝶兰的根均匀地铺在盆里, 然后继续将松针叶放在兰花植物的根系上,轻轻压实使其站稳,种植时要注意兰花植物的根茎要与盆沿高度一致,然后喷水,放在室内通风的地方。 这段时间不适合受精。管理上,只需适当喷水和浇水,一个月后叶芽即可生长,然后即可进行正常管理。

第二,温度

蝴蝶兰主要分布在热带低海拔沿海地区,最适生长培养温度白天25℃-28℃,夜间18℃-20℃。蝴蝶兰对低温非常敏感。在15℃长时间停止生长。当温度低于15℃时,根系停止吸水,叶片出现坏死黑点。时间长了,叶子开始变黄脱落。每年冬前和次年早春(即采暖期前后)是我国北方气候多变的时期,室内温度低于15℃,是一年中最难维护的时期。兰花应在日出时放在室内,少浇水,必要时在地上洒水,晚上装袋保温。

第三,浇水

蝴蝶兰喜欢淋湿,但避免积水。生长期应该不缺水,比如长期缺水会使叶子发黄,无法补救。用松针叶栽培的蝴蝶兰不会积水。浇水时,用喷壶喷水,直到水从盆底流出。总是在蓝盆周围喷水,保持空气湿润,但要注意不要在蓝叶的心脏积水,尤其是冬天和晚上。

第四,受精

蝴蝶兰生长快,生长期长,宜薄施化肥。兰花植株5月份刚换盆,不施肥正处于恢复期。从6月到9月,每周施用一次,以便叶面肥和磷酸二氢钾交替使用。农家肥也可以加水发酵,然后肥水灌溉。有条件的话,兰花专用肥和“华宝”液肥可稀释2000倍喷洒在叶面和栽培基质上,夏季气温高时可停止施肥。到了秋季末,兰花植株的生长逐渐减缓,应减少施肥。过量施肥往往会导致兰花植株过于旺盛,影响花芽的形成,妨碍开花。

动词 (verb的缩写)通风和遮阳

蝴蝶兰喜欢通风,避免闷热。通风不良容易导致根腐和生长不良。冬季气温较低,晴天中午可短时间通风,风口不宜直接吹向兰花植株。蝴蝶兰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在密林的阴凉处,形成了喜半阴的习惯。家庭栽培中,冬季遮荫少,春秋季遮荫多,夏季日照强,温度高,要特别注意遮阳和通风。

不及物动词开花管理

由于温度和湿度的限制,蝴蝶兰一年只能长出2-3片叶子,顶部只有一片叶子,两片叶子之间长着一个花芽。花芽形成后,温度在18℃-20℃之间,养护3-4个月即可开花。花茎拔出时,花盆内应设置临时支撑,防止花茎倒伏,花茎应固定几次,以免花茎折断。当第一个花蕾长大后,花盆的摆放方向不能旋转,否则蝴蝶兰上的花的方向会不一致。温度应控制在15℃-18℃之间,并加强通风和湿度。花期可长达4个月。

七、病虫害防治

1.叶斑病:主要发生在叶子上。小斑点在发病初期出现在叶片上,然后发展成近圆形斑点。斑点边缘有一个带水渍的黄色圆圈,界限明显。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切掉病叶。发病期间,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喷洒800倍液,10天一次,连续3次。

2.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春季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生,白花花瓣上有小褐斑,严重者软腐病。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降低湿度,立即切断病花。发病初期,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喷洒1000倍液,10天一次,连续两次。

3.褐斑病:夏秋季湿热天气发生,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小圆斑,然后逐渐扩大为大斑,有暗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变黑枯萎。防治方法:注意通风透光。发病初期,每半个月喷一次10%宝丽莱(polyoxin) 80倍液。

4.介壳虫:蝴蝶兰是最常见的害虫,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室内通风不畅,导致介壳虫。防治方法:注意通风。兰花不能放得太近。发现少量时,可用软布擦洗介壳虫。重复几次可以根除害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