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水龙头的全球最高标准将于今年年底实施

家里水龙头流出来的水,有可能铅含量超标。去年的“水龙头铅析出超标”事件,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一次含铅检测,13种家庭常用水龙头有9种不合格,其中最高超出国标34倍,其中不乏知名品牌。调查结果一出,令消费者忧心忡忡。成都商报去年也曾以《中国水龙头 铅影重重》为题进行了报道,业内多名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水龙头铅超标事件,归根结底还在于我国在这方面没有国家强制性标准。不过,这一现象将在不久之后等到改变。近日,国家正式批准了《陶瓷片密封水嘴》新国标,并表示将于12月1日正式实施。新国标对于水龙头中各类重金属元素的析出量均做了严格规定。

水龙头,国标,最高标准,新标准

近日,国家正式批准了新的国家标准“陶瓷密封水嘴”,并表示将于12月1日正式实施。从发布到实施的六个月是行业内企业熟悉和实施新标准的适应期。据中华全国工商联洁具委员会秘书长谢欣介绍,该标准将是世界上最高的检测标准,甚至超过美国的检测标准。

据了解,目前国内与水龙头重金属含量相关的两个标准都是推荐标准,执行力度不够。新国标与旧国标相比有很多修改,增删了很多项。特别是针对去年行业内“水龙头铅超标”这一热点事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首先,严格控制和明确重金属的沉淀量。在以前的国家标准《水口铅沉淀限量》中,只规定了水龙头浸泡水中的铅沉淀浓度为0.005mg/L,对其他金属元素没有其他规定。但在新国标中,除铅外,对锰、铬等其他元素的沉淀也有强制性标准;其次,注意环保,明确要求节水喷头流量。新标准为不同的喷嘴设定了不同的流量要求。按流量大小,普通洗涤水龙头、洗衣机水龙头、厨房水龙头、坐浴盆水龙头四种水龙头分为节水型和普通型两种。对于浴缸水龙头,分别规定了全冷或全热位、混水位、带淋浴或不带淋浴的淋浴位四种情况的流量要求。然后,性能使用更安全。在以前的标准中,对顶部淋浴和手持淋浴转换开关的密封性能没有更多的要求。因此,如果淋浴开关的密封性能不好,在调节水量时,会出现变形、爆裂、泄漏等危险情况。新的国家标准中增加了这两种产品的密封性能要求。

水龙头成本可能会上升

中华全国工商联洁具委员会秘书长谢欣在接受成都商报采访时表示,新的水龙头国家标准的出台是理所当然的,对提高中国水龙头行业的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标准应该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标准,其检测范围甚至超过了美国标准的6项,额外的6项主要集中在不锈钢水龙头的检测上。

谢欣表示,全球35%的水龙头生产集中在中国,几乎涵盖所有知名品牌。这说明中国的水龙头生产在标准和工艺上处于领先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新标准都是行业的洗牌,是行业的优胜劣汰。新标准无疑会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起到更好的作用,但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对生产技能、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导致成本增加。直接的反应是,在新国标出台后的前期,水龙头产品的价格会有一定的上涨。但对于新国标的出台,谢欣认为,新标准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标准的制定只是一个方面,关键在于如何更有效地执行标准。

消费者应该记得观察和询问

水龙头新国标的出台,无疑是对消费者的额外保障。但是,面对市场上众多品牌的水龙头,如何才能买到质量更好的产品呢?一种“看、听、问”的购物方式在业内流行。

希望,顾名思义,就是在选择水龙头时,要看电镀表面是否有均匀的光泽,是否有脱皮、开裂、黑点、明显麻点等缺陷。

气味,买水龙头的时候需要靠气味辨别,闻水龙头的管口,买有刺鼻气味的要慎重。

问:购买时多问销售人员产品的相关数据,检测报告,品牌logo,售后服务卡。如果检测报告发现产品合格,可以放心使用。

是的,一般好的水龙头都比较重,买的时候可以用手称一下水龙头。

此外,专家还表示,禁止从非正规商家购买未知产品,以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排放隔夜水以减少铅危害

饮用含铅过多的水会导致铅中毒,不仅会影响饮用者的智力发育,还会严重影响其健康,尤其是儿童。科学数据表明,严重的铅污染往往危及人们的生殖能力、肾功能和神经系统。儿童和孕妇是铅中毒的最大受害者。

家庭生活中如何安全用水?已经成为消费者的大问题。中华全国工商联洁具委员会秘书长谢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采购时,应该尽量选择一些大的知名品牌,更加注重产品检验报告、品牌标识和售后服务卡。同时在选择软管、角阀等配件时要注意,因为质量不好的软管、角阀可能会留下一些水,只有存水的时候才会有铅沉淀。在使用过程中,“隔夜排水”是一种相对简单实用的方法。因为水龙头本身会积聚一定量的水,时间长了会沉淀铅等重金属。一般来说,早上使用水龙头时,水龙头中积聚了一夜的水应该在使用前排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