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花卉是指种植在室外的花卉。种花前,首先要根据花的习性来选择地点,或者根据空地的条件来选花。比如在地势较高的斜坡上种植一些抗旱的花卉,而在湖边、池塘或低洼处种植一些抗湿植物,而在宽敞的地方种植多年生的木土花卉。一般的花大多喜欢阳光,只有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才能茂盛。
选址后,为了改善土壤性能,使水和空气处于良好状态,有利于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必须首先进行整地。整地时,先翻土。翻土的深度可以是深的,也可以是浅的,这取决于花的种类。最好是种多年生、球根状的花,七八寸。种植一年生和二年生花卉可略浅。将翻起的土块打散,清除土壤中的石块、瓦片、断根等杂草,并施适量基肥。如果土壤太差,一些贫瘠的土壤可以换成更肥沃的壤土或耕地。然后,根据地形和地势,整成合适的花坛。
花坛完成后,要对各种花卉进行选择配置,尽量合理种植,做到四季都有花,并根据其高度、大小、颜色进行良好的排列。家庭种花要特别注意庭院环境等条件。花坛、草坪的布局,多种花草树木,需要一个大庭院。小场地只能种小花和盆花,不能种大的木本花卉。
完成场地、品种选择和配置设计后即可种植花卉。有些用种子繁殖的花,可以在一定距离的花坛上直接撒播,发芽后将幼苗打薄,以去掉多余的较弱的花苗。除了直播花,大部分花都要移栽。移栽可以扩大苗间距离,促进根系发育,防止过度生长。移栽幼苗时,苗床应保持湿润,部分土壤应附着在根系上。育苗时要小心谨慎,育苗后要迅速播种,避免强风和阳光。如果叶子多,可以去掉一部分,减少水分蒸发。移栽最好在早晚进行,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晚上。移栽前,在花坛上挖一定的种植穴,穴的大小视花苗而定,略大于根部的土球。花苗移入后,将疏松的土壤一层一层填满,并压实周围区域。种植后用喷壶浇水,一次够,等新根长出来再浇水。注意防止强烈的阳光,并适当遮阳。
2.钵植
盆花是城市家庭花卉栽培的主要形式。不受地形和空间条件限制,不占用土地,只需要阳台、游廊等。并且可以方便地移动和管理。是很好的室内外装修。由于锅碗瓢盆体积有限,土壤容易干湿,养分也有限,需要一定的技巧、细心和耐心。(1)锅的选择。花盆不仅是种花的容器,也是观赏的艺术品。花盆种类繁多,做工精致,外形美观,适合在不同条件下栽培。试着介绍一些常见的:
素食锅:用粘土烧制,质地粗糙,通风排水性能好,最适合养花,价格便宜,但缺点是外观不是很好看。陶瓷盆:陶瓷盆是一种瓷釉盆,制作精美,常伴有各种图案,如方形、圆形、菱形、多边形等。它很漂亮,最适合室内栽培或展览。但是这种花盆通风排水不好,栽培效果不如素菜盆。木盆:木质,不易破碎,不易移动。可以种植大花大树,也可以悬挂在空中。
篮篮:由木条与竹条捆绑或竹条与藤条编织而成。它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特别适合悬挂式立体栽培,因为容器本身重量轻。兰花盆:一种特殊的花盆,专门用于种植兰花。盆壁有孔,方便排水通风,质地细腻。
水产养殖盆:专门用于水产花卉养殖。盆面大,盆底无孔,多为陶瓷上釉。外观精致美观,可以提高观赏效果。
此外,家庭可以用一些旧花盆等来种花。,并注意在底部打孔,使水可渗透。当然效果一般比专用花盆差。
⑵耕作土壤的制备
栽培土壤是盆栽花卉生长的物质基础。文化土壤好的话,花会长势壮,颜色鲜艳,反之则会枯黄枯萎,提升观赏价值。因此,家庭在种花时要注意栽培土的选择和生产。
种植土壤最容易的来源是从花店或者园艺场所购买。也可以自己准备。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备考的知识。
制备培养土的基本材料是腐殖土、菜园土(壤土)和河沙。腐叶土是通过以下方法获得的:在秋冬季节,收集落叶、菜叶和秸秆,与田间土壤层层堆积,然后倒入粪肥,用秸秆或碎垫和塑料布覆盖,然后打开干燥储存备用。园林土壤一般为肥沃的壤土,含腐殖质较多,团粒结构较好。
大多数花卉的培养土配制比例如下:
播种用培养土:腐叶土5份,菜园土3份,河沙2份。
常见花卉的栽培土:腐叶土3份,园林土5份,河沙2份。
木本植物栽培土:腐叶土4份,园林土5份,沙1份。
大多数盆栽花卉的栽培土壤:腐叶土4份,菜园土4份,河沙2份。
虽然这三种原料必须搭配在一起,但比例并不完全符合上述比例,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减。
⑶上盆地
等幼苗长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移到花盆里种植了。这个过程叫做去锅。盆栽可以春、夏、秋三季做,但春秋季好,夏季少。
摆放花盆时,花盆的大小必须与花卉植物的大小相匹配,并遵循“小盆栽小花、中盆栽中花、大盆栽大花”的原则。俗话说“一朵小花种在大盆里,花永远长不出来”,因为盆大了,土就多了,土多了,水就多了,花的小根系就容易腐烂。使用旧盆时,必须内外冲洗;如果是新盆,一定要泡一两天水才能用。
在往盆里装土之前,先在盆底的排水孔上垫两块瓷砖,不能挤在一起。两块瓦上盖着一块大瓦,三块瓦组成一座桥。然后用瓦片或蚕豆大小的细砖填满,约占花盆高度的五分之一。最后,用文化土壤填充,但还不够。
在花盆里种花之前,应该修剪掉一些病叶、弱枝和一些细侧根。将修剪后的幼苗的根系放在培养土上,注意花盆高度与幼苗位置的相对位置,然后加入培养土固定花朵。种植后,用细喷嘴喷水,直到水从盆中漏出。或者将花盆放入盛有浅水的水桶中,让水通过花盆底部的小孔渗入花盆,直到盆土表面湿润,待根系恢复后再正常浇水。
⑷换锅
多年生花卉在花盆中种植一定时间后,根系充满整个花盆,没有扩展的空间,或者当花盆中培养土的物理性质恶化,养分在一定时间后减少时,需要更换花盆进行补种。一般来说,换盆越多,植物长得越壮。换盆的时间应该是秋季植物生长即将停止的时候,或者是早春枝条发芽之前。当植物长出新芽时,千万不要换盆。换盆前一两天,浇水一次,让盆里的土不干不湿。用小竹片将盆壁周围的土松开,用左手托住盆,将土倒下去,用右手拇指将盆中的土从底孔中推出,然后将原来盆中的植物倒掉,倒掉后剪掉一些根、老而弱的枝叶,或者同时将植物分开,最后按上述方法种植,换盆。
(二)花卉的管理和养护
1.水
软水是浇花最好的水,一般用河水,其次是池水和湖水,泉水不适合。自来水可以用来在城市种花。但是自来水一般都是用漂白粉消毒,有漂白粉残留。所以直接从水龙头接水浇花是不合适的,要先存几个小时水再浇花或者晒一段时间太阳。用污水浇花是不可取的。
就浇水的时间和频率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夏秋季多浇,雨季不浇或少浇;高温期中午不宜浇水,宜早不宜晚;冬季气温低,应少浇水,晴天上午10点左右浇;幼苗少浇水时,生长旺盛时,开花结果时不宜多浇水。春天浇花应该在中午左右进行。
每次浇水不应直接浇在根部,而应浇在根区周围,以引导根系向外延伸。
在每一次浇水过程中,都要遵循“开头细,中间大,结尾顺”的原则,避免地表水土流失。
喷壶应该是用来浇花的,配有粗细喷嘴,水可以直接倒入花盆,不用碗或杯。
2.施肥
肥料是花草的营养来源之一。我们已经介绍了它的功能、类型以及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不再赘述。
3.耕作和除草
栽培和除草是花卉保护的重要环节,如果忽视这一环节,将影响花卉的生长发育。由于降雨、浇水施肥等因素的影响,土壤表层会逐渐板结,阻碍土壤的渗透性和通气性,从而影响根系生长。因此,有必要耕作和疏松土壤,以恢复土壤的原始状况。土壤过湿时不宜进行栽培。中耕的工具有小花锄、小竹片等。花锄用于花坛中耕,小竹片用于盆栽花卉。中耕深度以不伤根为原则。深根系,深栽培,浅根系,浅栽培;近根要浅,远根要深。草本花卉,浅栽培,木本花卉,深栽培。中耕也可以施肥。
栽培时应同时清除杂草。平时进行其他管理时,应及时清除杂草。杂草应该根除。杂草不熟就不要除草,会留下后患。普通家庭种花时,杂草要用手清除。如果种植面积大,杂草多,也可以使用化学除草剂。
修剪
有的时候一些花卉植物枝叶生长过于茂盛,内部通风透光受阻,容易引发病虫害。为了调节植物各个部位的生长,促进开花,预防病虫害,修剪是非常重要的。修剪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修剪:剪去枯枝、病枝、残枝和过密过细的枝条,促进通风透光,节约养分,改善株型。
⑵摘叶:叶片过厚,影响开花结果,应摘一些老叶、低叶和一些过密叶。
⑶去核:去除部分枝条的顶芽,尤其是苗期早期去核,可以促进枝条生长,使植株丛生,增加花数或使花变大,提高观赏价值。
(4)去芽,即去除过多的腋芽,以减少不必要的分枝,从而集中养分,使花朵更加美丽。
⑸去芽,去早芽或侧芽过多,浓缩营养,使花朵美丽而大。
5.整形外科
如果一盆花,枝叶杂乱,参差不齐,尽管枝繁叶茂,也不宜观赏。为了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保持植物的美观,有必要对其进行整形。植物的外观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要创造出这些形状,必须从幼苗开始设计修剪。
(1)单茎型:整个花只剩下一个主茎,然后顶部只开一朵大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将幼苗的侧芽和分枝全部去除,以集中养分。也有可能是一根主杆的顶端被稍微分支出来形成一个伞状,这也需要去掉小时候的侧枝,最后只留下一部分顶侧枝。大丽花可以单手整容。
⑵更干;在苗期,取芯在基部形成几个主分枝。根据所需的主分支数量,删除不需要的侧分支。一般只剩下3-7个主枝。如菊花。
(3)丛生型:灌木或竹子,呈丛生型,密度和高度应成比例,使其更富有诗意,如南天竹、美人蕉、佛肚等。
(4)竖枝或攀缘型:多用于藤本或藤本花卉,需设架使其下垂或攀缘,同时适当修剪,方法同上。如崖菊、牵牛花。
6.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是花卉栽培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可能导致种植完全失败。病虫害的防治是花卉栽培成功的关键之一。病虫害防治应从加强栽培管理、提高花卉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入手。
花卉病害通常是由寄生病原体引起的。如果场地阳光充足、通风、清洁,细菌就不会轻易侵袭。如果花生病了,应该立即隔离栽培,喷洒农药。有时,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患病的植物或患病的枝叶应立即焚烧。
花卉的常见病害如下:
(1)白粉病:一般发生在雨季。发病初期,叶子上出现白色斑点,然后逐渐蔓延到整个叶子,叶子最终变成灰色。通过改善通风、采光和排水,早上喷洒硫磺粉,可以预防疾病。
⑵溃疡病:发病时,叶片上出现圆形红褐色斑点,枝条较轻,久病后落叶。过量施肥和枝叶过旺很容易引起这种病。如遇疾病,可喷洒0.4-0.2%硫酸亚铁溶液或波尔多液。注意合理施肥,加强通风。
(3)炭疽病:发病初期,叶片呈水绿色斑点,然后逐渐扩展为褐色圆形斑点。控制方法是喷洒多菌灵溶液,改善通风透光。
(4)白丝病:当这种病发生时,植物的茎基部或根部出现白丝菌丝,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萎,甚至全部死亡。由于温度高,空气湿度过大,土壤内涝,很容易得这种病。改善温湿度,控制浇水,隔离病株。石灰粉可以预防这种疾病。
⑸猝倒病:发病时,幼苗基部开始出现渍水斑块,然后变为黄褐色。由于患病部位的萎缩,幼苗突然坍塌并迅速蔓延。应控制水分,加强通风,焚烧病株和土壤,并可撒石灰保护。
对花卉有害的昆虫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
(1)蚜虫:小个体成群寄生在叶片和新芽上,吮吸汁液,分泌一种毒液,导致叶片萎缩,花蕾和花朵脱落,甚至植物死亡。可以手动杀死,也可以用600倍乐果溶液喷洒,也可以用烟头喷洒。
⑵介壳虫:介壳虫种类繁多,从茎叶吸取营养和汁液,使受损部位发黄。橡皮擦可蘸水去除或喷洒600倍乐果溶液。
⑶圣甲虫:幼虫吃土里的根,成虫咬叶子,影响花的生长和美观。可以喷800倍敌百虫溶液。冬天要深度培土,冻死幼虫,清除杂草。
(4)蚕:白天潜伏在土里,晚上出来,吃花的根或幼茎,使植物死亡。可以手动杀死,也可以在土里撒上BHC粉。
其他害虫包括菊虎、甲虫、毛虫等。控制方法与上述类似。一般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稀释600-2000倍后使用。最好是晴天晚上喷。也可以用“以虫制虫”的方法来控制一些害虫,比如“七星瓢早”、“异色瓢早”,可以捕食蚜虫、介壳虫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