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买的一个品牌木质鞋柜甲醛超过1.5 mg/L,1.5 mg/L的数值是最宽松的中国标准规定的上限。板材甲醛含量有三个标准,国内不高于1.5mg/L,欧洲不高于0.5mg/L,日本不高于0.3mg/L。据朋友说,刚买家具的时候找业务员看检测报告,没想到被信誓旦旦要“环保”的有毒家具还是防不胜防。
以上案例并非个案。长期以来,家具市场的质量检验并没有完全向消费者开放。即使国家正在逐步引导厂家发布“家具规格”,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知道需要索取“检验报告”,家具厂家也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份纸质检验报告不仅无法验证家具是否“环保”,还成为商家推广“零甲醛”的营销噱头。
为什么家具检验报告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控制作用?找了几个家具检验员详细了解内幕。
测试标准:有待完善
据悉,国内检测机构检测木质家具甲醛释放量的依据是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584-2001,全称是《室内装饰材料——家具有害物质限量》,规定甲醛释放量不得超过1.5mg/L;检测家具甲醛释放量的依据是GB19941—2005,其全称是《皮革和毛皮化学实验中甲醛含量的测定》,规定甲醛释放量不得超过75 mg/kg。
检测工程师表示,虽然现行国家标准规定了有害物质的限量,但甲醛检测方法的步骤,如干燥器法、穿孔萃取法等,都比较宏观,缺乏一些精确的数值规定。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测试人员必须依靠自己对标准的理解和操作经验。一方面,不同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值会有微小的偏差。另一方面,不择手段的商家和不择手段的检测机构利用了这些漏洞,因为每个人对检测方法的不准确性都有自己的理解。如果稍微改变一些环境和时间,原本不合格的样品也可能被检测为合格。
现有的检测标准文本需要细化,部分类别强制性国家标准亟待出台。检测工程师告诉我,现在的标准包括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行业标准。就产品本身而言,国家标准的要求更高,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在各个方面的质量和性能都更好。行业标准通常是最基本的标准下限,对产品各方面的要求较低。比如生活中常用的弹簧床垫没有国家标准,只有一个推荐的行业标准叫“软家具弹簧床垫”QB/T3661.2-99。原料、填充物、面料、弹簧的质量以及床垫中有害物质的限量,都没有经过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的检查,以帮助消费者。一旦遇到劣质原料和馅料,他们的梦想就可能变成“噩梦”。
测试报告:仅对送检样品负责
3月份某家具检验机构的工程师很忙,因为电商平台规定提交家具检验报告的截止日期快到了。我看到送来了大量的样品,主要是木制家具,软沙发,床垫。那么,这些合格的样品是否代表了网上销售的同一家公司的相同产品呢?答案是:不一定。
无论是政府抽检还是企业检验,最后送到检测实验室的都是少数产品。质量意识强的厂家会认真遵守现有的规定,严格控制质量,做好每一件产品;一些中小厂家每年只生产一种符合行业标准的产品,用来骗检验报告,而其他产品的生产遵循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测试工程师很清楚这种情况。他们只能对送检的样品进行科学检测,检查甲醛、二甲苯、苯、甲苯、氨、TVOC是否超标。出具的检测报告仅对样品负责,不对样品以外的其他产品负责。
口罩检验报告:隐瞒和伪造
买家具看检测报告的消费者都有这样的体验:商家出的报告是大推,盖章模糊,全是复印件,解释模糊,遮遮掩掩。到时候,你就要提防“假”报道了。
有的厂家连合格的检测报告都懒得“骗”,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经检测直接对外销售,有的则公然“为大品牌加工”。即使遇到要检测的报告,通常也已经“留了一手”:一是通过注册多个品牌,故意混淆对应的产品。一个报表对应多个系列,消费者很少关注;二是利用熟人公司的报道来迷惑观众,渡海;三是找一个没有检测资质的机构出具没有可信度的报告,从而欺骗消费者。
综上所述,家具有害物质检测现状比较混乱,需要国家细化和完善标准,需要厂家提高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当然,消费者也要提高对家具环保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因为“消费者对环保安全的漠视是对企业的纵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