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多肉植物种植经验

一直不想谈多肉植物种植方法方面的问题,倒不是吝啬,而是不同环境下的种植方法是有极大差异的。所以,翻看所有的经验和方法时,切记只是借鉴,绝不可奉为完全照搬,废话不多说了,聊几点自己种植时的注意点吧。

首先,大环境

不管你有多喜欢你的植物,都不要太娇惯它们。到了让他们户外锻炼的时候,一定要在户外。不然你长出来的看似丰满的东西,就是胀鼓鼓的,经不起打击。轻微的气候变化很容易突然消失。

在我看来,在长江以南地区,室外带雨篷的窗台是长肉的最佳选择。这么大的环境,很多多肉植物都可以健康的生长,甚至不需要你一丁点的管理。

去年秋天,我画了一个素描,用一个调味盘,加一点泥炭土,然后种上彩虹玉,再用干水苔包裹外层。完了之后我个人觉得很美好,但是马上有人说这锅东西撑不了三个月。

今年清明节后我把这种小植物放在窗台外。到现在为止,我只浇过三次左右。它们很健康,叶序浓密,叶子饱满,因为是冬天,现在叶子是健康的紫色。

其次,我第一次接触生石花的时候,听说这种植物不耐低温,所以每年11月初就把这些植物接到家里。有一年因为家里植物太多,空调上放了一盘用幼苗种的生石花,11月以后就没水了。结果那年上海下大雪,花盆上的雪厚达六七厘米。当时就觉得苗都要死了。因为我放弃了,所以没有采取任何其他措施。令我惊讶的是,春天过后,这套石头长得很好,几乎没有损坏。

结果我觉得他们经得住折腾,前提是你让他们出去锻炼。

再举一个反面的例子,曾经有一种我很喜欢的多汁植物,在室内精心种植。虽然我知道这种植物夏天会休眠,但即使在夏天,我还是每天给它一些水,它似乎回报了我的关心,长得又嫩又嫩。但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叶子有点软,仔细一看,植物的主根都已经腐烂烂到心脏了。根本没有抢救的可能。

第二,小环境

微环境是指土壤和种植用具。我喜欢用颗粒土。这种土有红玉石土,这种小颗粒的兰花种植土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再混合一些泥炭土、草木灰、骨粉。比例约为5:3:1:1。器皿首选开口大的锅,而不是深的。这样的土和盆比较透气,有利于根系的健康生长。

种植时,在底部铺设1~2厘米厚的轻质石块或火山岩,主要起到通风的作用,然后铺设一层薄薄的石英砂小石块,用于防止大型火山岩浇水后养分土向下流动。然后在上面铺上4、5厘米的营养土(自备土)种植。最后将纯颗粒土撒在土面上固定植物。第一次通过浸泡在盆中来供水,以确保土壤完全湿润。然后将花盆放在有散射光的通风场所,种植观察2周左右,再逐渐移至室外进行粗放式管理。

曾经在青岛的炮台上看到过一株肉质植物,几乎长在“尘土”上。堡垒是水泥做的,墙脚下只有灰尘。厚度只有2毫米左右,但那些植物生长得健康而美丽。

第三,观察胜于干预

我非常重视观察。有空的时候我一定会每天看看我的植物。我不用给它们浇水施肥。我只是仔细看了一下。不管你观察的是失败还是成功,看的多了,积累的东西也就多了。逐渐成为种植老手。花所有时间浇水和施肥的人往往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