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在设计肉质植物生根粉时,应遵循“抗微生物第一,激素调节第二”的原则。
危害肉质插条的微生物主要有病原微生物和条件病原微生物,危害健康植物的微生物主要是病原微生物。但由于插条离开植株,其内部代谢紊乱,抵抗力降低,所以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也相当突出。因此,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微生物,遵循“广谱、长效、高成本”的原则。抗菌药物包括:抗菌药、抑菌药(防腐剂)、抗真菌药、厌氧药、抗寄生虫药等。建议使用医用药物或高纯度农药,禁用低浓度劣质农药。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可作为抗菌成分,硫脲苯类抗真菌剂,甲硝唑抗厌氧菌和寄生虫。
此外,有些品种会释放植物多酚和单宁酸,导致“生根伤害系统”过度活跃,难以形成根原基。鉴于这种现象,抗氧化剂和硼酸盐也可以适当使用。
应用生根粉时,主要考虑插条对药物的吸收和药物在插条表面的滞留时间。通常有两种给药途径:
一种是直接给药,即切开后直接涂在新鲜创面上,然后在上盆风干(7~20天)。另一种是推荐的方法,就是即使插条适当风干(5~24小时),生根粉混入少许75%乙醇成糊状,然后涂抹在短期风干的伤口上,再风干3~7天。
第二种方法有很多优点,值得推广:第一,75%乙醇可以作为助剂,帮助激素和抗菌药物渗透到植物组织中,由于乙醇量少,挥发快,不会对细胞和组织造成过度损伤;另一方面,75%乙醇具有特定的杀菌作用,可以去除创面的大部分微生物,相对增强抗菌药物后期的作用强度;再者,乙醇可以使生根粉粘贴牢固覆盖创面,而不是像干粉一样容易脱落、流失。第二种方法可以节省更多时间,有效保证植物的主动代谢功能,为后期生长提供有利条件,缩短缓苗时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