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不仅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和治疗价值。推广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播前准备
1.土壤选择
花生种植
为了获得优质高产,花生适宜的土壤条件是耕层疏松、活土层深厚、酸度适中、排水和肥力特性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花生是在地上开花,在地下结果的作物。适合花生生长发育的土壤特性如下。
(1)土层深厚,全土层50 cm以上,耕层30 cm左右,10 cm左右结果层土质疏松,渗透性好。
(2)物理性质好的土壤,泥沙比为6: 4,容重为1.35g/cm?总孔隙度在40%以上,毛细管孔隙度上层小,下层大,非毛细管孔隙度上层大,下层小。
(3)土壤肥力高的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大于10g/kg、0.5g/kg、25mg/kg和30mg/kg。
(4)土壤PH适宜。土壤pH 6-7。
(5)3年以上未种植花生的非留茬地块。
2.播种和整地
整地是花生高产的基础,也是实施各项技术措施的前提。花生种子大,脂肪含量高,所以发芽和出苗需要更多的水分和氧气。因此,播种前整地的一般要求是疏松、精细、不板结、含水量适中、排灌方便,使花生的生长发育始终处于适宜的土壤环境中。
另一方面,花生的整地是将耕地与充足的基肥结合起来,钾肥、磷肥、有机肥全部施入土壤。
每亩施有机肥(包括牛粪、鸡粪、草木灰)2000 kg,无机磷肥、钾肥和少量氮肥130 kg。禁止施用硝态氮肥和城市污染垃圾肥。
3.花生品种选择
不同品种有不同的产量水平、适应区域和市场适应性。根据我市特点选择合适的品种是花生高产高效的关键。
4.种子制备
做好播种的种子准备,对保证整苗播种,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非常重要。
(1)选种
去壳前,重新挑选剩下的豆荚,选择饱满的双仁果实作为种子。脱壳后,对种子进行挑选和分级。首先,将去壳的、小的、破碎的、感染的和发霉的种子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种子大小分为初级种子、二级种子和三级种子,分不同等级播种,但三级种子一般不作为种子使用。
(2)播种前干燥果实
晒干可以增加种子的后熟,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酶的活性,促进种子中营养物质的转化,提高种子的活力;晒干可以干燥种子,增强种皮的通透性,提高种子的饱和压力,增强吸水能力,促进种子萌发,特别是对于成熟度差、贮藏过程中水分过多的种子,烘干果实还可以起到杀菌作用。
(3)炮击
花生不宜过早去壳。因为去皮的种子容易吸水,增强呼吸作用,加速酶活性,促进物质转化,消耗大量养分,降低发芽能力。所以花生脱壳时间越接近播期越好。
(4)发芽试验
发芽试验是各种作物播种前必须进行的程序之一。通过发芽试验,可以减少浪费,尽早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经过发芽试验,可以提前知道花生的种子价值。已经基本丧失发芽功能的种子,及时交换作他用;发芽率低的种子可以通过浸种催芽或适当增加播种量来补偿。
(5)化学拌种
根据不同的要求,用不同的化学物质拌种,或提高花生的抗病虫害能力,或补充营养元素,增强花生种子的活力,或增强其抗旱性等。,可以保证花生的出苗整齐、幼苗完整和苗壮,为花生的优质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①拌种
化学拌种:按种子重量的0.3%-0.5%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可有效防止根腐病和幼苗死亡;按0.2%种子量用50%辛硫磷乳剂拌种,或按0.1%-0.3%种子量用50%氯丹乳剂拌种,可防治苗期地下害虫。
②浸种催芽
浸种催芽是争取成苗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通过人工方法为种子萌发创造适宜的条件。发芽有利于解决早播和低温烂种的矛盾,及时赶播种子,保证良好种植,减少种子浪费。根据天气情况,如果低温天气持续,加速发芽最简单的方法是将种子浸泡在40℃的温水中3-4小时。种子吸收足够水分后,取出放入筐内,用塑料薄膜覆盖,25-30℃催芽,24小时后发芽播种。
第二,及时播种
花是热带作物,喜温,从种子萌发到荚果成熟需要较高的温度。开花的最适温度为23-28℃,最低温度为19℃。结荚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低温度为15℃。因此,花生的播种期必须根据花生的生长期、所需积温和生殖生长期所需的温度范围来安排和确定。在花生的有效生育期,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一方面有利于一播壮苗,另一方面有利于调节花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为花生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春播花生的温度是主要矛盾。根据我市各地的气温和当地的种植习惯。最佳播种时间为“大寒”至“立春”,此时播种可延长花生营养生长期,有利于花生高产外观的形成。
三、播种技术
1.播种方法
花生是根据栽培方法在露天田地里用薄膜覆盖播种的。按作业方式可分为人工播种和机械播种。
2.播种密度
要掌握合理密植的原则。花生的种植密度取决于株高、结实范围和叶面积。花生的适宜种植密度取决于气候特征、土壤肥力、品种选择和栽培条件。根据我市各地花生田土壤肥力状况,株距5×8英寸,双仁种植,每亩播种基本苗23000多株,收获苗约20000株。银行尽量用花生规格栽培或用花生穴排机,每块地六排。
3.播种深度
一般播种花生5厘米左右为宜。要掌握“干而不种深,湿而不种浅”,浅粘性土,深沙地或大沙地的原则。露地最深栽培不能超过7厘米,最浅栽培不能浅于3厘米。
4.播出后的压抑
播后阻遏是花生抗旱播种保证饱满苗的成功经验。压制后,不仅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还可以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促进土壤下层水分上升,防止种子干燥,促进种子萌发和出苗。
四.灌溉和排水
花生既怕旱又怕涝。比如苗期和花期干旱缺水,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减少花的数量;针刺期间水分不足,果针难以入土,即使针掉了,卵巢也不能扩张;结荚期缺水严重影响荚果发育,显著减少荚果数;成熟期缺水时,荚果饱满度和水稻产量会下降。
总之,灌溉周期主要由降水量、降水量分布、土壤含水量和花生各生育阶段对土壤水分的需求决定。
排水:花生是耐旱作物,但耐涝性较差,田间积水过多,土壤缺乏空气,导致根系发育不良,根瘤少,固氮能力弱,植株黄矮,开花节位增加,落针困难,结实率和饱满结实率下降,烂果增多,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排水的目的是清除地面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栽培层的过量水分,从而调节土壤温度、湿度、通风和营养,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为花生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动词 (verb的缩写)田疃管理
1.检查补苗
花生出苗后要及时验苗,严重缺苗的地方要及时补苗,使单位面积苗数达到计划要求数。这项工作一般在出苗后3-5天进行。补种苗木主要有三种措施。
(1)贴芽补苗
在花生田的角落或其他空地上种植一些花生,在子叶顶面尚未开放时取出花蕾,移植到田里的洞里。将田间苗龄相近的备用苗补种到缺苗的播种孔中,比重新播种浸泡或发芽的种子具有更好的增产效果。
(2)育苗和移栽
选择一块空地或田地旁边的一个角落,用报纸做一个直径3-4厘米的营养杯,将营养土放入杯中,在每个杯中种植2颗备用花生种子,在雨天或傍晚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移栽。
(3)催芽补种
以上两种方法劳动强度大,很难掌握芽数或苗数。太多的浪费种子,太少的满足不了补种的需要。为了省力,种子发芽后也可以直接补种。
2.清壮苗
花生清也叫清深蹲苗。花生幼苗第一次培育时,用小锄头在花生幼苗周围挖土,使两片叶子和第一对侧分支露出土面,有利于第一对侧分支的旺盛发育,使幼苗健康生长。实践证明,花生清树增产效果显著。
花生果实主要靠第一、二对侧枝。第一对侧枝占全株果实数的60-70%,第二对侧枝占全株果实数的20-30%,而主茎和其他侧枝几乎不结果。由于花生的第一对侧枝附着在子叶节上,花生出苗时子叶未出土或半出土,子叶节的枝条开始生长时往往埋在土壤中,生长不健壮,直接影响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花生树出苗后及时清理,可使子叶节从土壤中分枝出来,提早接受阳光,健康生长。实践证明,主茎和侧枝节间短,茎和枝粗,花果多。清树可以使主根加深,增加侧根,发展根系,从而增强植物的抗旱性和吸收能力。清理树木也可以尽快清除护根草,有利于植物的健壮生长。正确把握清树时间是实现清树增产的关键环节。过早清树,幼苗过小,出土后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清树来不及,第一对侧枝基部埋土时间长,侧枝细,基部节间拉长,影响清树效果。要求出苗后及时清树,并根据出苗情况逐一清苗,以充分发挥清树的增产效果。树木清理的深度以2片子叶暴露为准,清理树木时应注意不要损坏或碰掉子叶。
不及物动词收获、干燥和储存
收获、干燥和贮藏是花生生产中最后的重要环节。适时采收,适时干燥,安全贮藏,可以保证花生高产优质,提高花生的利用价值和种植效果,为下一届花生提供优良的种子。
1.收获
(1)花生成熟的标志
花生是一种无限开花结果的作物,同一植株上荚的形成时间和发育程度差异很大。一般在生产中植株由青转黄,主茎保留3-4片绿叶,大部分豆荚成熟,即珍珠豆品种的满果率达到75%以上,是花生大田成熟的标志。
(2)花生收获方法
根据文昌地区花生的栽培习性,主要有采收方式。
2.变干
干豆荚
新收获的花生成熟荚和未成熟荚的含水量分别为50%和60%左右,必须及时烘干。一般晒干5-6天后,将种子堆放3-4天,将种子中的水分分配到壳中。晒干2-3天后,含水量降至10%以下,即可贮藏。
3.存储
花生的安全贮藏与含水量和温度密切相关。豆荚含水量降至10%,种子含水量降至7%,才能安全贮藏。储存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以促进种子堆内的气体交换,起到降温散湿的作用。在储存过程中,要及时检查,加强管理。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应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