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
杜鹃花是喜荫植物,阳光直射不利于其生长。所以最好选择有树木遮挡的地方,或者在做绿化设计的时候考虑这一点,在专门的花园里刻意配置树木。杜鹃花喜酸性土壤,排水良好。但是,所有特殊的园林和景观都必须铺水泥,这使得杜鹃种植园的土壤变硬,呈碱性。因此,有必要更换杜鹃人工林的土壤,并添加一定量的泥炭土。
长江以北盆栽观赏。盆土由腐叶土、沙土和同土(7:2:1)混合而成,混有饼肥、稳定肥等。,然后栽了。一般春天,三月份,放盆或者换土。长江以南地区主要种植在地下,春季发芽前应种植。位置应选择在通风和半多云的地方。土壤应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酸性砂壤土适宜,不宜积水,否则不利于杜鹃的正常生长。种植后要踏实浇水。
植物
杜鹃花最适合在早春或晚秋种植。如果在其他季节种植,必须设置遮荫棚。种植时,根系和土壤必须均匀,但不能过紧,根茎附近的土壤表面应呈弧形,这样可以保护植物的浅层根系免受冻害,便于排水。
温度
4月中下旬移出温室,先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夏天遮阳,或者放在树下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最高温度为32℃。秋季10月中旬移入室内,冬季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室温保持在5-10℃,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否则停止生长。
水
杜鹃花对土壤干湿度的要求是湿润但不潮湿。春秋两季,露地种植的杜鹃2-3天可浇水一次,炎热的夏季,每天至少浇水一次。日常浇水不宜使用碱水。浇水时也要注意水温不能太冷,尤其是炎热的夏季,土壤温度会突然下降,影响根系吸水,干扰植物生理平衡。
种植换土后,浇一次水,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于根系存活和生长。生长期注意浇水,从3月开始逐渐增加水量,特别是夏季,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要积水,9月后减少浇水,冬季入房后给盆土浇水。
湿度
杜鹃花喜欢空气湿度大的环境,但是杜鹃花的一些特殊园林建在广场和道路两侧,空气流动快,相对干燥。因此,需要在杜鹃花的叶子上喷水或经常喷洒周围的空气,以保持杜鹃花花园周围的空气湿润。
给土壤或土地施肥
每年冬末春初,杜鹃花园最好施些有机肥作为基肥。杜鹃花在4-5月开花后,由于开花期植物消耗大量养分,随着叶芽萌发,新芽生长,每15天左右追肥一次。倒伏后大部分枝条已经停止生长,处于高温季节,生理活性减弱,可以停止追肥。秋天过后,气候越来越凉,秋雨时有下。温度和湿度适合杜鹃花生长。这个时候追肥可以做最后一次,一般冬天后不适合施肥。
合理施肥是养杜鹃的关键,杜鹃喜肥避肥。春秋生长季,每10天施一次薄饼肥液态水,可由沤制发酵的淘米水、果皮、菜叶制成。秋天可以加一些磷钾肥,可以在鱼和鸡的内脏和洗肉水中加入淘米水和一些去皮沤制而成。除了上述自制的家庭肥料,也可以购买一些家庭肥料进行配套使用,但要记得适当施用“稀”肥。冬前施一次干肥(少量),换盆时不要施底肥。此外,自来水不能在浇水或施肥时直接使用,应酸化(用硫酸亚铁或醋)并在pH值达到6左右时重复使用。
李干
修剪和修剪是日常养护和管理中的重要措施,可以调节生长发育,使生长旺盛。在日常修剪中,应剪掉少量病枝和娇嫩的老枝,结合树冠形状,删除一些过密的枝条,增加通风透光,有利于植物生长。杜鹃花园要经常检查。如发现死枝、病枝,应及时清除,减少病虫害在杜鹃体内的传播。
蕾期要及时采摘花蕾,这样可以集中供应营养,使花朵变得绚丽多彩。修剪枝条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剪去横枝、过密枝、重叠枝、病枝,及时清除残花。整形一般都是用自然的树形和人工的修饰来做,因为树的造型,所以比较随意。
开花期
春节期间如果想看花,可以在1月份或者春节前20天把盆花搬到20℃的温室里阳光充足的地方。其他管理正常,春节期间可以看花。如果想在五一看花,可以在早春发芽前将5℃以下的盆移至室内冷藏,4月10日移至20℃温室向阳处,4月20日移出室外。五一节可以看到花。所以温度可以调节花期,可以随意四点开。此外,开花后扦插的植株可在10月下旬开花;生长季修剪的话,花期可以推迟40天左右;修剪结合扦插的话,花期可以推迟到明年2月。所以不同时期修剪也影响开花时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