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
玫瑰主要有两种栽培类型:一种是修剪。该方法修剪技术要求高,成花慢,产量高,商品花比例低。二、压枝法。它对修剪技术要求低,成花快,产量低,花的质量好。
整地和开沟
种植前,将土壤翻深,用苦水消毒,使土壤和肥料完全混合。垄宽12厘米,沟宽40厘米,垄长5.5 ~ 6.0米,不要把土打得太细,会导致幼苗生长缓慢,后期生长缓慢。温室南面留50cm左右。
植物
种植时间没有严格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最好的时间是春秋两季。种植时每边种植两行,行距40cm,株距10~12cm,栽培床两侧距40cm,平均7~8株/m2,保苗约6.3万株/hm2。不同品种种植密度不同。
田疃管理
种植缓苗后,及时培肥松土,防治红蜘蛛、蚜虫、白粉病。植株长到25cm左右,晴天中午开始压枝,否则容易折断。玫瑰种植一般需要5年,所以肥料要越来越重。一般施用有机肥60t/hm2左右,磷酸二铵750kg/hm2,过磷酸钙2250kg/hm2,有机肥要充分分解。种植前7天左右给幼苗浇水,以保护土壤免受水分的影响。种植后及时浇水。种植水必须倒透。晴天12~16点每天洒水1 ~ 2次,保持床面湿润。
浇水和追肥应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枝叶生长状态进行。在玫瑰栽培过程中,如果土壤水分不足,植物的正常叶子就会脱落。当地面干燥时,及时浇水以保持地面湿润。
疾病控制
白粉病
白粉病多发生在幼叶,一般感染其他老叶、花茎、花托和枝条。感染时叶片凸起,凸起部分颜色变得苍白,呈粉末状,叶片凹凸不平,逐渐卷曲,病菌传播。整片叶子背面覆盖着一层灰色的霉菌。严重时芽、花梗、整枝、整叶覆盖一层霉菌,新芽、新叶卷曲。
该病通常发生在深秋至早春,昼夜温差大、湿度大时易发生。夜间温度15℃,湿度高达90%时,最适合病原菌孢子的产生、萌发和侵染,温度27℃,湿度40%~70%时,最适合孢子的成熟播散。这种情况下,需要尽早喷药预防。白粉病通过气流传播孢子。
预防和控制方法
定期喷洒药物,使用腈菌唑600倍液、百菌清800倍液等。7 ~ 10天喷一次,勤叶面喷水,可有效减少白粉病的发生。尽快剪掉患病的枝叶,减少再传播的机会。
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新芽、茎、花梗和花瓣。先感染生长点,叶子由紫色变成棕黑色。受感染的叶片先出现不规则的斑点,然后逐渐枯萎或脱落,病梢干枯。花、花梗和花瓣在感染时显示相似的斑点。湿度大的时候,每个发病部位都容易出现灰霉层。干的时候看不到病原体,湿的时候长出大量的霉菌层,就是病原体孢子囊和孢子囊。温室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如果昼夜温差大,温室不通风,湿度接近饱和,叶缘吐水或叶子有露水,持续时间长,病害严重。
预防和控制方法
选择抗病品种,精心养护,相对湿度控制在85%以下,注意通风,不要过量施用氮肥。第一次发作及时喷72%科禄。
蚜虫
蚜虫一年四季都有,干的时候有害。在发生初期,特别是在蕾期发育旺盛期,需要尽快消除,喷洒多种杀虫剂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关键的喷洒部位是生长点和叶片背面。常用的化学物质有蚜虫、虱子等。,敌敌畏也可以熏蒸,效果更好,但开花后不能使用。
红蜘蛛
红蜘蛛从叶子中吸收叶绿素,降低了玫瑰光合作用的效率,并迅速扩散,可损害叶子,阻止植物发育。经常发生在夏天,高温干燥时最容易发生。发生初期,可喷洒600倍螨死液或1000~1500倍溴虫腈液,效果良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