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常绿灌木;叶宽披针形到倒卵形,对生或3-叶轮,叶全缘革质,先端和基部钝,表面翠绿有光泽。春夏开白花,顶生或腋生,梗短,极香;浆果椭圆形,黄色或橙色。人们通常所说的栀子花,是指一种双花瓣的栀子花。栀子是一种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枝叶繁茂,终年常绿。栀子的花、果、叶、根除观赏外,还可入药,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栀子在我国种植广泛,占地20多万亩,湖南、江西两省种植最多,栀子质量最好。
栀子的别称
栀子花、水横枝、黄果子(广东)、黄叶霞(福建)、山黄枝(台湾)、黄枝子、黄枝子、山枝子、水枝子、林蓝、月桃、牡丹、山黄枝。
栀子的植物形态学
灌木,高0.3-3米;幼枝常为短毛,圆柱形,灰色。叶对生,革质,薄而似纸,至少有三个轮生叶,叶形多样,通常为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25厘米,宽1.5-8厘米。顶部呈锥形,突然变细或短而钝,基部呈楔形或短,两侧常无毛,顶部为亮绿色,底部为深色。侧脉8-15对,下面凸,上面平;叶柄长0.2-1厘米;托叶膜。花芳香,通常单生于枝顶,花梗长3-5毫米;萼筒倒圆锥形或卵形,长8-25毫米,纵向肋,萼檐管状,膨大,顶部5-8裂,通常6裂,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30毫米,宽1-4毫米,结果时生长持久;花冠白色或乳黄色,茶托状,高脚,颈疏生柔毛,冠窄圆柱形,长3-5厘米,宽4-6毫米,顶部5-8裂,通常6裂,裂片广布,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4厘米,宽0.6-2.8厘米;花丝很短,花药线形,长1.5-2.2厘米,突起;花柱厚,长约4.5厘米,柱头纺锤形,突起,长1-1.5厘米,宽3-7毫米,子房直径约3毫米,黄色,光滑。果实椭圆形,近球形,椭圆形或长方形,黄色或橙红色,长1.5-7厘米,直径1.2-2厘米,纵棱有5-9个翅,顶部宿存萼片长4厘米,宽6毫米;种子众多,扁平,近圆形,稍有棱角,长约3.5毫米,宽约3毫米。花期3-7月,果期次年5-2月。
白蟾蜍,栀子的一个变种
这个品种与原来的品种不同,它有两朵花。起源于中国和日本。中部以南省份栽培,大中城市多见。外国分布在日本。这些花又大又重又漂亮,是为了观赏而种植的。
栀子的分布
产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省、湖北、湖南、广东、香港、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栽培于河北、陕西、甘肃;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太平洋岛屿和北美,野生或栽培。
栀子的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10-1 500米的沙漠、丘陵、山谷、山腰、溪涧灌木或森林。
栀子的观赏价值
本种为盆景植物,名为“水横枝”;花大、美丽、芳香,广泛种植在园林中观赏。
栀子的药用价值
干果和成熟果实是常见的中药,其主要化学成分是去氢氧栀子苷,又称京尼平苷、栀子苷、黄酮类栀子苷、山栀苷等。具有清热利尿、泻火除烦、凉血解毒、散瘀的功效。叶、花、根也可以药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