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芋头的栽培方法(基础知识);
最佳繁殖时间:孔雀、竹芋多采用分株繁殖,一般在4-5月春季换盆换土进行。分株过早,温度过低,伤口愈合缓慢,容易引起腐烂,降低存活率。
盆栽孔雀芋头应使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壤土。一般可以用腐叶土3份,泥煤或锯末1份,沙子1份混合,加入少量豆饼作为基肥,而不用粘性菜园土。在盆上,盆底垫上3厘米厚的粗砂作为排水层,便于排水。
生长对湿度的要求:孔雀竹芋适宜的空气湿度为70% ~ 75%,长出新叶时对湿度的要求较高,所以生长季节要充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夏季,每日2 ~ 3次叶面喷水,周围地面喷水加湿降温,以利于其生长。冬季应控制浇水,盆内土壤可稍湿。北方冬季室内空气干燥,晚上最好戴上塑料薄膜罩保温保湿,除了白天中午左右可以用接近室温的清水喷洒树叶。为了让叶子保持清新干净,容光焕发,可以每半个月用清水轻轻擦洗一次叶子。
最适生长温度:孔雀竹芋不耐寒。越冬期间室温不应低于15℃。孔雀竹芋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 ~ 25℃。夏季温度不应高于35℃,否则植物会停止生长,叶子会变黄。冬季不得低于5℃,以防冻害。
最佳生长光照:孔雀芋头喜高温高湿环境,负耐性强,最佳光照强度为30% ~ 40%。
孔雀芋头养殖注意事项:
繁殖要点:孔雀芋头分株繁殖,春季4-5月换盆换土进行。分株过早,温度过低,伤口愈合缓慢,容易引起腐烂,降低存活率。分株时,将母株扣出盆外,去土,每隔3 ~ 4芽用尖刀切成一株,切口涂炭粉保存。扦插后,立即放入锅中,用水浇水,放在半阴凉处,以减缓幼苗。5 ~ 7天后即可转入正常管理。分株时最好一盆种3 ~ 5株。如果每盆只种一株,就要留5片以上的叶子,多带些根,否则会影响植株的存活和存活后的生长发育。
施肥:在生长高峰期,每半个月应施一次稀液肥。施肥时要注意不要施太多氮肥,否则会出现叶斑病消退、叶片增厚、叶柄变软等不良生长现象。一般情况下,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应为1∶1∶1,这样可以使叶片明亮美观。
盆土置换:孔雀竹芋一般在春季换盆,1 ~ 2年一换。换盆时一定要加新的培养土,剪去残根残叶,重新培养,以利于其生长。
病虫害防治:孔雀芋头病虫害少,但如果通风不良,空气干燥,也会发生介壳虫。吡虫啉系列药物用于喷雾控制。
注意浇水:夏季,每天在叶片上喷水2 ~ 3次,周围地面喷水加湿降温,以利于其生长。冬季应控制浇水,盆内土壤可稍湿。北方冬季室内空气干燥,晚上最好戴上塑料薄膜罩保温保湿,除了白天中午左右可以用接近室温的清水喷洒树叶。加湿器可以用来提高室内湿度。为了保持叶子的新鲜、干净和光泽,应该每半个月左右用清水轻轻擦洗叶子。
注意施肥:孔雀芋头缺肥时植株明显矮小,叶色暗淡,金色光泽不亮。生长期每20天施一次稀液肥,氮、磷、钾比例为1∶1∶1,能使叶片光亮,避免氮肥比例过大。例如,每10天直接在叶片上喷洒0.2%的液肥,对发芽和生长非常有利。冬夏停止纺肥。
养殖孔雀竹芋的体会:
孔雀芋头的根比较浅,选择大口浅盆为宜,不会影响根的生长,白天叶子也不会显得头重脚轻。盆土疏松、透气、排水良好、营养丰富、微酸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