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垂不朽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永:长久;垂:传下去,流传后世;朽:腐烂。
范宣子,是春秋时候晋国的大臣。他姓士,名丐。在晋平公时,掌握着国家的实权。有一次,有个叫穆叔的人,来到晋国,范宣子同他交谈时,向他求教说:“古人讲过,死而不朽这样的话,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穆叔回答说:最高的是建树德行;其次在所从事的事业上有成就;再次在言论著作上有创造。这些德行、功业、言论,即使过了很长的时间,也不致磨灭,这就叫不朽。
根据这个故事,人们概括出“永垂不朽”这个成语,比喻光辉的业绩和崇高的精神永世流传。
摘自《中华成语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