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
意思是说,玄之又玄的道无处不在却处处在,运行在天地万物之间。然而我们却看不见,闻不着,听不到。看不见的状态叫夷,听不见称希,而摸之不得则是微。
这里“视之不见”中的“视”字,就是看的最初表达方式,表示观看的意思,也是最平常的看。
和视一样,还有望、见、眺、瞻、观、察、相等字词,也都表示观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望,是向远处看。因此有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话,车辙在地上,所以是视,而要看到远方,只能站在车子上的“轼”才行。这里的“轼”,是指车厢前的扶手。苏洵给儿子取名苏轼,就是希望儿子成为一个不显山露水却又有用的人。
见,表示已经看见了。而视和望只表示看的动作,却并不代表有了结果,见却是确定的。因此才有“视而不见”的说法。
眺,和望一样,也是向远处看。不同之处在于,眺更偏向远看风景。如谢灵运有诗”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耳中倾听到的是滚滚波涛声,眼睛看到的是峰峦叠嶂。
瞻,也是向远处看的意思,但又引申出向高处看。因此有“瞻仰”的词语,就是一种怀着崇敬心情仰望之意。
观,仔细看。观,是有目的地仔细看。比如“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观鱼,就是站在那里仔看看鱼的状态。
察,和观一样,也是仔细看因此有“观看”的词语。不同处在于,察要有判断的因素,这是观所不具备的。如“察其究竟”,就是观看过后要有自己的结论。
相,同样是仔细看,相却有审查辨别的意思。所以看人面貌谈吐而判断一个人性格特征,叫“相面”,而不能称为“观面”或“察面”。
这就是以上所有表示观看的字词的不同之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