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望岳创作背景介绍 望岳原文及翻译

诗意光阴

来到泰山 我丢失了所有词汇

从未想过大自然会如此慷慨

汇聚起那么多的神奇秀丽

泼洒在齐鲁大地上

青翠的山色绵延不尽

黎明与黄昏 被一座山分开

白云汹涌 激荡心胸

暮色中 我的目光追随着归鸟

融入辽阔 眼眶仿佛要裂开

我反复告诉自己 一定要登上顶峰

回望周围群山 渺小如一粒粒石头

从此 生命里再没有更高的山

【原诗】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一生著有三首《望岳》,分别游览的是泰山、华山和衡山时所作。这首是写泰山的。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影响深远,共有约1400余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他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 时的著名诗人,故其常自言“诗是吾家事”;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母亲出身当时的世家大族清河崔氏(一说为博陵崔氏),在其5岁时病故。

隋唐时期,门阀士族的兴盛达到了顶峰。五姓七望,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几个家族更是豪族中的豪族,甚至连皇族都不放在眼里。当时的士人争相求娶“五姓女”,出身河东薛氏的盛唐宰相薛元超更是将未娶到五姓女列为“人生三大遗憾”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