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班族,在找工作面试的时候,对所求职的岗位工资待遇是多少肯定是最为关注的。在与HR谈薪资时,HR可能会问:你期望薪资是多少?税前还是税后?

如果你对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区别有多大搞不清楚的话,那可能最终会影响你入职之后的薪资水平的高低哦。在这里,我们做一下分析,看看税前、税后工资之间的差别:
首先,简单解释下什么是税前工资、税后工资:
税前工资就是所有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加班费以及其他补贴、津贴加起来之和,一般公司计算工资时称作“应发工资”,也就是没有扣除“五险一金”,没有扣税的情况下的金额。税后工资是指在税前工资的基础上减去扣款(不一定有)、“五险一金”以及个人所得税之后剩余的金额,一般公司计算工资时称作“实发工资”,通俗说法就是个人的到手工资(或者说打卡工资),这部分才是上班族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
然后,假设一个人月薪6000元,那么税前工资也就是6000元/月,他的税后工资是:
我们以宁波市五险一金最低基数计算个人应扣部分约是476元/月,放入个人所得税计算器计算一下得出(见下图):税后工资5426.6元/月,与税前工资6000元/月相差了573.4元/月。

也就是说税前工资的9.6%都用来缴纳五险一金和个税了,所谓的月薪6000元最终到手可支配的仅剩90.4%即5426.6元。
所以税前工资与税后工资之间还是有蛮大差距的,随着收入的增加,月薪提高,五险一金和个税金额也会更高,剩余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还会更高。

作为求职者,在与HR谈薪资的时候注意了,一般来说HR所提供的薪资讲的都是税前工资,你就大概能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你到手能支配的工资是多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到底是比预期高了还是可以接受,又或者低于期望值了,那这份工作是否可以接受也就能做出选择了(当然工作的选择不仅看薪资也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但这一点确实是很重要的因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